[发明专利]一种自动放铜螺母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79947.1 | 申请日: | 2012-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64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吕绍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市博众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围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市吴江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螺母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放铜螺母机,可将铜螺母自动放在电子产品的塑料壳的孔中。
背景技术:
自动放铜螺母机是一种自动化设备,它将一种体积很小的铜螺母自动放在电子产品的塑料壳的孔中,一个电子产品塑料壳中需要放置铜螺母的数量是几个到十几个不等,因铜螺母体积很小,且一头大,一头小成锥形,放置的时候需沿同一方向,因此要摆满一个塑料壳是很不容易的,目前大部份公司都是人工放置,使用手将其一个个分开并定向摆放,很不方便,且非常慢,工作效率极低。
铜螺母即是一种铜材质的螺母,不同于普通的螺母,它主要是热熔在电子产品的塑料壳中,便于安装其它的零部件,因塑料壳都很薄,所以铜螺母相应的也会很短。铜螺母呈锥形结构,最短的螺母高度在2~ 3mm之间,最大直径也会比较小,但最大直径会大于3mm,因此这么小的螺母不便于取放,直接用手指取放会很吃力,容易放歪,如果用尖的捏子去夹,也会很慢,因此有必要发明一种自动放铜螺母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放铜螺母机,能快速且稳定的摆放铜螺母,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极大程度的减少人力资源利用。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
一种自动放铜螺母机,它由机架、上分料机构、下分料机构、振动盘、钢丝、塑料壳产品和机械手组成,所述振动盘、塑料壳产品、上分料机构和机械手分别固定安装在机架上;所述振动盘的出口处有一直线轨道,所述钢丝一端在直线轨道末端,另一端依次穿过上分料机构和下分料机构;所述下分料机构安装在机械手上,机械手可将钢丝上的铜螺母送至塑料壳产品上的螺母放置孔中;所述上分料机构由气缸、气爪a、气爪b、气爪c、气爪d、上分料固定板和气爪固定板a组成,所述气爪固定板a和气爪a分别固定在上分料固定板上,气缸通过气缸固定板固定在气爪a上,气爪b、气爪c和气爪d分别固定在气爪固定板a上,上分料机构的功能是将铜螺母沿特定的方向穿入钢丝中;所述下分料机构由气爪e、气爪f、气爪g、气爪h、下分料固定板和气爪固定板b组成,所述气爪固定板b固定在下分料固定板上,气爪e、气爪f、气爪g和气爪h分别固定在气爪固定板b上,下分料机构的功能是将钢丝中的螺母一个一个的分开放入塑料壳产品中。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分料固定板上设有两个槽孔,通过两个槽孔将上分料固定板锁紧在机架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下分料固定板上设有一卡槽,通过卡槽将下分料固定板锁紧在机械手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机架下部装设有四个万向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放铜螺母机,其采用钢丝做为铜螺母的载具,铜螺母经振动盘按一定方向振动出来,紧密且整齐排列流入直线轨道上,再由直线轨道按相应的方向穿入钢丝,通过上下两个分料机构将铜螺母分开成单个,铜螺母在整个流向中都会保持相同的方向不会改变,且下分料机构安装于机械手上,机械手可将铜螺母带至塑料壳产品上的螺母放置孔中。本发明能快速且稳定的摆放铜螺母,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极大程度的减少人力资源利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不包含机架和机械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上分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下分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
实施例,见附图1~4,一种自动放铜螺母机,它由机架1、上分料机构Ⅰ、下分料机构Ⅱ、振动盘2、钢丝3、塑料壳产品4和机械手5组成,所述振动盘、塑料壳产品、上分料机构和机械手分别固定安装在机架上;所述振动盘的出口处有一直线轨道6,所述钢丝一端在直线轨道末端,另一端依次穿过上分料机构和下分料机构;所述下分料机构安装在机械手上,机械手可将钢丝上的铜螺母送至塑料壳产品上的螺母放置孔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市博众精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吴江市博众精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99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