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体积片石混凝土沉降缝模板体系及沉降缝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79390.1 | 申请日: | 2012-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173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田国印;黎人亮;马亮;夏艳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6 | 分类号: | E02D29/1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琪琛 |
地址: | 30045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积 混凝土 沉降 模板 体系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中的基础结构接缝,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沉降缝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工程建设中,结构施工阶段往往需要设置一些窄缝:因上部结构各部分之间层数差异较大或使用荷重相差较大,抑或因地基压缩性差异较大,可能使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这时需要设缝将结构分为几部分,以使每一部分的沉降比较均匀,避免在结构中产生额外的附加内力,该缝即为“沉降缝”。
目前沉降缝的施工方法已成为结构施工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沉降缝的施工通常采用预埋整块木模板的施工方法,由于沉降缝平面尺寸较大,而缝宽较小,因此在大体积片石混凝土沉降缝的施工中,沉降缝内模板无法固定,木模板难于拆除,导致沉降缝内部操作困难,而且沉降缝难以保持平直;同时沉降缝内部模板拆除时,操作空间小,难免需要对倒角的位置用撬棍撬开,导致倒角掉角的现象发生,故在施工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是沉降缝内部难以操作和外部难以保持平直两大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大体积片石混凝土沉降缝模板体系及沉降缝施工方法,尤其是针对墙体之间的沉降缝,改变了常规工艺难以实现的平直问题,达到操作简单、施工便捷、提高施工效率、保证结构美观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大体积片石混凝土沉降缝模板体系,该模板体系包括用于形成片石混凝土墙体的外侧钢模板,所述外侧钢模板两边与沉降缝相接触的位置分别焊接有一条焊接钢板,每条所述焊接钢板两侧粘接有薄泡沫板,两边的所述焊接钢板之间设置有用于形成沉降缝的沥青木模板,所述沥青木模板下部两侧通过预埋钢筋固定,所述预埋钢筋与所述沥青木模板之间设置有多个混凝土垫块,所述沥青木模板顶部通过钢管支架固定于所述外侧钢模板。
所述焊接钢板伸入片石混凝土墙体的长度为15~20cm。
所述外侧钢模板与所述沥青木模板高于片石混凝土墙体15~20cm。
一种大体积片石混凝土沉降缝施工方法,该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预加工外侧钢模板、沥青木模板和钢管支架:
在所述外侧钢模板与沉降缝相接触的位置焊接焊接钢板,在所述焊接钢板的两侧粘接薄泡沫板;
将成型的木模板阴干,使其水分含量达到小于3%,在所述木模板表面满布涮涂沥青,形成沥青木模板;
在钢管两端分别焊接连接钢板,所述连接钢板上设置螺栓孔,形成钢管支架;
(2)沉降缝测量放样;
(3)在沉降缝所在位置的两侧分别安装一排预埋钢筋,所述预埋钢筋的底部嵌入上一节混凝土基础;
(4)在沉降缝所在位置安装步骤(1)预制好的所述沥青木模板;
(5)在所述沥青木模板与所述预埋钢筋之间安装混凝土垫块;
(6)安装步骤(a)预制好的所述外侧钢模板;
(7)在所述沥青木模板和所述外侧钢模板之间安装步骤(a)预制好的所述钢管支架,所述钢管支架两端的连接钢板分别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沥青木模板和所述外侧钢模板的上部;
(8)调整所述沥青木模板的垂直度;
(9)调整所述外侧钢模板的横、纵向背楞间距,并微调所述外侧钢模板的水平位置和标高;
(10).浇筑墙体片石混凝土;
(11).所述墙体片石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所述外侧钢模板;
(12).拆除所述沥青木模板,沿沉降缝的三边填塞沥青麻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体积片石混凝土沉降缝模板体系,并对大体积片石混凝土沉降缝施工全过程进行了设计,解决了建筑行业多年来存在的现浇片石混凝土之间沉降缝施工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尤其是沉降缝内部难以操作、外部难以保持平直的难题,保证了施工质量和结构美观,无需在外侧钢模板拆除之后对表面进行修补,实现一次成型的效果,提高了施工效率以及施工进度,适于在沉降缝的施工中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提供的大体积片石混凝土沉降缝模板体系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
图3是图1的B-B剖面图;
图4是预加工钢模板的俯视图。
图中:1,焊接钢板;2,薄泡沫板;3,沥青木模板;4,外侧钢模板;5,片石混凝土;6,预埋钢筋;7,混凝土垫块;8,钢管支架;9,连接钢板;10,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内容、特点及功效,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93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面清洁器
- 下一篇:一种马桶盖板的快拆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