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抑制水霉菌的芽孢杆菌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78454.6 | 申请日: | 2012-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44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宋增福;佘林荣;杨先乐;范斌;唐磊;赵世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61K35/74;A61P31/10;C12R1/085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金重庆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抑制 霉菌 芽孢 杆菌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抑制水霉菌的芽孢杆菌。
背景技术
水霉病对鱼类极易感染,一年四季都可见到,以早春晚冬最为常见,在我国各养鱼地区都有广泛的流行。长期以来防治水霉病的主要措施为投放孔雀石绿等药物,包括氯化钠、福尔马林、过氧化氢、臭氧等。同时在鱼种放养前,用生石灰对池塘进行清塘、消毒。每667平方米的池塘用生石灰100公斤,化水后全池匀洒,这样也可以明显减少此病发生的概率。另外还要尽量避免鱼体受伤。在捕捞、运输和放养的过程中,操作要轻快,尽量避免鱼体受伤。另外,鱼种放养尽可能避开低温天气。
孔雀石绿中的化学功能团三苯甲烷可致癌,很多国家已经禁用,但仍有渔民在防治鱼类感染真菌时使用,也有运输商用作消毒,以延长鱼类在长途贩运中的存活时间。氯化钠、福尔马林、过氧化氢、臭氧等,但都对水霉病的治疗效果有限,有的甚至还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还会造成抗药性的问题出现,提前对养殖池塘进行清塘和消毒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预防水霉的爆发,但是这仅仅可以用来预防,一旦在水霉高发的季节遇到水霉的爆发等状况,也是无能无力的。
中国专利文献CN101985605A公开了一种水霉拮抗菌及其应用,可以作为孔雀石绿替代药物的生物药源,降低环境污染,满足鱼类水霉病生物防治的需要,提供一种水霉拮抗菌Sh1,属于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保藏号为CCTCC NO:M 2010129。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抑制水霉菌的芽孢杆菌。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抑制水霉菌的芽孢杆菌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治水霉病的微生物制剂。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治水霉病的微生物制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抑制水霉菌的芽孢杆菌,所述的抑制水霉菌的芽孢杆菌为蜡样芽胞杆菌,所述的抑制水霉菌的芽孢杆菌的保藏号为CCTCC M 2012274。
为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抑制水霉菌的芽孢杆菌在预防或抑制鱼类水霉病中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第三个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治水霉病的微生物制剂,所述的微生物制剂以所述的抑制水霉菌的芽孢杆菌为活性成分。
为实现上述第四个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治水霉病的微生物制剂,所述的微生物制剂以所述的抑制水霉菌的芽孢杆菌的发酵液为活性成分。
本发明优点在于:
1、本发明的抑制水霉菌的芽孢杆菌,对水霉菌抑制作用显著,可以代替防治水霉的化学药品;
2、该芽孢杆菌同时具有可改善养殖水体环境,从而使防治效果会更加突出;
3、以该芽孢杆菌为主研制的防治水霉的微生物制剂可以重复多次使用,不会产生药物残留和耐药性问题;该抑制水霉的芽孢杆菌的发明为水霉病的生物防治技术提供切实可行的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附图说明
图1. BA1和蒸馏水对照组分别与水霉共培养三天后。
图2. BA1拮抗水霉生长。
图3. BA1芽孢染色。
图4. 构建JN873026 16SrDNA进化树。
图5. BA l抑制水霉菌菌丝的生长。
本发明涉及一种抑制水霉菌的芽孢杆菌,其分类命名: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 JN873026),保藏单位: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 ,地址: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保藏中心,保藏日期2012年7月8日,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1227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通过九株芽孢杆菌和水霉的共培养观察两类菌间的相互作用,并挑选出对水霉菌生长起到抑制作用的芽孢杆菌,为了确定其分类学地位,本发明通过PCR扩增,获得BA1的16S rDNA,测序后用ClustalW软件对其进行遗传学鉴定。以期为水霉病的生物防治技术提供一定的支持,并为生防芽孢杆菌的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菌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洋大学,未经上海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84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接设备背带钩
- 下一篇:用于退火窑辊道的可调辊吊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