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织衫及编织该针织衫的针织机以及其针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78034.8 | 申请日: | 2012-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24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安太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景盟针织企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10 | 分类号: | D04B1/10;D04B7/04;D04B7/28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魏亮芳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织 编织 针织机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织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针织衫及编织该针织衫的针织机以及其针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的针织品主要采用STOLL(德国斯托尔电脑横机)机器进行编织,而传统的针织品主要为单层织物,为保证产品的外观效果,通常情况下,在原有的单层织物上添加花边层等,以增加织物的外观美感。
传统的添加花边层的方式为在织物大身层主体编织完成后,通过采用STOLL机器对花边层进行编织,后通过人工将花边层缝在大身上将二者固定,这样一来,一方面无法保证缝合处的连接有效性,另一方面通过采用纱线将二者缝合其缝合处的痕迹同样也会影响外观效果,而且,通过人工缝合的过程工作量较大,耗费较多的工作时间,工作效率较低,导致生产成本增加。
因此,一种可将织物的大身与花边层一体编织成型,无需采用纱线进行缝合,保证外观的美感,同时,减少工作量与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针织方法及针织机亟待出现。
发明内容
为解决传统的大身添加花边层的方式为通过人工手动将花边层缝在大身上将二者固定,不但无法保证缝合处的连接有效性,而且其缝合处的痕迹同样也会影响外观效果,且采用人工缝合的过程工作量较大,耗费较多的工作时间,工作效率较低,导致生产成本增加等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织衫及编织该针织衫的针织机以及其针织方法,以达到将织物的大身层与花边层一体编织成型,无需采用纱线进行缝合,保证外观的美感,同时,减少工作量与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针织衫,所述针织衫包括上下两层,分别为大身层与连接于所述大身层上的花边层,所述大身层与所述花边层一体织成,所述花边层为连接于所述大身层上的至少一个。
优选的,所述花边层为连接于所述大身层上的多个荷叶边层。
一种针织机,用于编织针织衫,该针织机包括机壳、前针床、后针床、位于所述前、后针床上方的纱嘴、位于所述前、后针床下方的起针梳与罗拉、以及用于选纱的机头,所述机头能够带动所述纱嘴在所述前、后针床上左右移动,所述针织机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总控模块:控制所述针织机的运行;
选纱模块:控制所述机头选择不同的纱嘴;
编织模块:控制所述前、后针床进行编织;
牵引模块:用于控制所述起针梳与所述罗拉运行将编织成型部分下拉;
所述选纱模块、编织模块及牵引模块均与所述总控模块电连接;
所述编织模块包括控制大身层、花边层编织的大身层编织模块与花边层编织模块,控制所述前、后针床上的集圈位置互换的翻针模块、控制分离纱与所述花边层起底的分离纱起底模块与花边层起底模块,以及用于控制所述花边层编织完成时移位翻针与所述大身层连接的移位翻针模块。
优选的,所述编织模块还包括根据具体编织需要通过摇动前后针床在所述大身层和/或所述花边层上进行挑洞编织的挑洞模块。
优选的,所述编织模块还包括通过将纱线穿过织针不集圈形成镂空的吊目模块。
优选的,所述编织模块还包括进行拐花编织的拐花模块、采用正反针方式编织的正反针模块与进行平纹编织的平纹模块。
一种针织方法,用于编织针织衫,所述前后针床采用一空一选针编织,具体步骤如下:
一、分离纱起底,分离纱分别在前后针床上进行集圈,前针床与后针床的集圈位置分别间隔三针,后针床的集圈位置位于前针床相邻的两集圈之间;
二、大身层编织,在后针床上分离纱未集圈位置处依次相间进行编织线圈,各编织线圈位置相间一针;/在前针床上分离纱未集圈位置处依次相间进行编织线圈,各编织线圈位置相间一针;
三、花边层起底,在分离纱的集圈位置进行花边层的起底编织;
四、花边层的起底空转,在前针床花边层的起底编织位置处进行编织线圈,后针床不编织;/在后针床花边层的起底编织位置处进行编织线圈,前针床不编织;
五、花边层的起底翻针,将第四步中前针床上的线圈翻针到后针床上,与后针床上原有的起底编织的线圈一间一设置; /将第四步中后针床上的线圈翻针到前针床上,与前针床上原有的起底编织的线圈一间一设置;
六、花边层编织,翻针后,在后针床的线圈上依次相间进行编织线圈,各线圈位置相间一针;/翻针后,在前针床的线圈上依次相间进行编织线圈,各线圈位置相间一针;
七、花边层翻针,将后针床上的所有线圈翻针到前针床上;/将前针床上的所有线圈翻针到后针床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景盟针织企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景盟针织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80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橡胶组合物及使用其的轮胎
- 下一篇:山杨良种银×山1333的组织培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