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α-芋螺毒素肽TxIB/Txd4、其药物组合物及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77619.8 | 申请日: | 2012-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08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罗素兰;长孙东亭;吴勇;朱晓鹏;胡远艳;J·迈克尔·麦金托什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7/08 | 分类号: | C07K7/08;C07K14/435;C12N15/12;C12N15/63;C12N1/21;C12N1/19;C12N5/10;C07K19/00;A61K38/10;A61K38/17;A61P25/04;A61P25/16;A61P25/1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刘海罗 |
地址: | 570228*** | 国省代码: | 海南;6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毒素 txib txd4 药物 组合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领域,涉及一种新的α-芋螺毒素肽Tx I B/Txd4、其药物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用途。本发明还涉及所述芋螺毒素肽的前肽、其核酸构建体、其表达载体和转化的细胞、以及其融合蛋白。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阻断乙酰胆碱受体的方法、以及所述芋螺毒素肽的制药用途。
背景技术
烟碱乙酰胆碱受体(nAChRs)是动物界普遍存在的具有重要生理作用和临床研究意义的细胞膜蛋白,是人类最早发现的一类受体,可分为两类:肌肉型乙酰胆碱受体和神经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s是细胞膜上的变构膜蛋白,介导众多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包括学习、记忆、应答、镇痛和运动控制等。nAChRs激活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五羟色胺、γ-氨基丁酸等多种神经递质的释放。已证实nAChRs是筛选诊断和治疗一大类重要疾病药物的关键靶点,这些疾病包括疼痛、烟酒和毒品成瘾、智障、痴呆、精神分裂症、中枢神经紊乱、癫痫症、帕金森病、精神病、神经肌肉阻滞、重症肌无力、抑郁症、高血压、心率不齐、哮喘、肌肉松弛、中风、乳腺癌和肺癌等。至今对于上述疾病还没有对症治疗的药物。常用的非选择性的nAChR激动剂如烟碱,虽然可以缓解上述神经疾病的症状,但它们对心脏和胃肠道产生强烈的副作用,且有成瘾性。因此,开发针对nAChRs各种亚型具有高选择性的配体药物是治疗上述疾病的关键所在(Livett BG,Sandall DW,Keays D,Down J,Gayler KR,Satkunanathan N,Khalil Z.Therapeutic applications of conotoxins that target the neuronal 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Toxicon,2006,48(7):810-829;Taly A,Corringer PJ,Guedin D,Lestage P,Changeux JP.Nicotinic receptors:allosteric transitions and therapeutic targets in the nervous system.Nat Rev Drug Discov.2009,8(9):733-50;Layla A,McIntosh JM.Alpha-conotoxins as pharmacological probes of 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s[J].Acta Pharmacol Sin 2009 Jun;30(6):771–783.)。
然而,要开发这样的药物的前提是,要获得可以特异结合nAChRs各种亚型的选择性化合物,作为工具药来研究和鉴定各种亚型的精细组成和生理功能,或直接作为相关疾病的治疗药物。
nAChRs由不同的α和β亚基组装成很多种亚型,每种亚型都有截然不同的药理学特征。其中肌肉型乙酰胆碱受体由5个亚基构成,含2个α1亚基,1个β亚基,1个δ亚基和1个γ或ε亚基,γ或ε亚基取决于其是否为胎儿或成体的乙酰胆碱受体。哺乳动物神经型nAChRs亚型比肌肉型nAChRs复杂得多,至少有8种α亚基、3种β亚基,分别为α2-α7,α9,α10(在雏鸡中存在α8),以及β2-β4。其中α2,α3和α4可以分别同β2或者β4结合,形成功能性受体,比如α2β2,α3β2,α2β4等。此外,α7和α9可以形成同源多聚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大学,未经海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76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