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稳纱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77357.5 | 申请日: | 2012-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24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王锡良;王珏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建科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27/00 | 分类号: | D04B27/00;D04B2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稳纱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为各类经编、纺织品的涨力控制补偿机构,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稳纱机。
背景技术
在编织行业中,从原纱到编织必须经过整经,整经长度一般织布类在60-100米,织带类3000-4000米。视门幅宽度及厚度而定。例:以编织汽车驾驶用安全带为例,从原纱上架,每绽10千克,涤纶1100D,长度约为6万米,每次整经1.5千米,共40次。每次编织时间约为24小时,准备时间为4小时。每次调试时废品为15-30米,每米重量为50克,操作工为2名。过程比较繁琐,浪费原材料且效率不高。
目前各类厂家在实际操作中一直无法解决如此繁琐且落后的局面。稳纱机的主要功能是把所有纱线统一梳理并顺序排列,一致的涨力,均衡平稳、自动跟踪织机,使之绝对同步送纱,并且无需专职值守。综上所述,在进入编织之前必须使N多纱线保持整齐划一的排列,平恒平整送纱,及涨力一致,并能自动配合织机工作。在经过了十多年不懈研发与改进,解决了国内外在这一领域的空白。从纱架到编织前不需整经,直接进去编织,做到自动统一梳理,均衡、平整平稳,涨力一致进行自主识别送纱,自动跟踪与主机对待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经编产量,使效率增加,且减少劳动强度原材料以及生产成本低的稳纱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稳纱机,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一侧的控制箱、电机、连接于电机的胶辊组与涨力机构、支撑胶辊组的第一轴承支架、支撑涨力机构的第二轴承支架,所述控制箱控制稳纱机的自动运行,所述电机与胶辊组通过链条连接,所述第一轴承支架设有一滑块轴承,所述第二轴承支架支撑涨力机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胶辊组包括主动辊、与主动辊水平平行排列的被动辊、设于主动辊与被动辊上方的压力活动胶辊和升降气缸,所述压力活动胶辊连接于第一轴承支架的滑块轴承,所述升降气缸设于压力活动辊的两端。胶辊组使纱线清楚合理的分布,让各纱线之间不粘连。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涨力机构包括平衡杆、连接于平衡杆的涨力辊、设于机架上的导辊和气缸,所述气缸设于涨力辊的两端。涨力机构可以自主分布各纱线的涨力,并反馈给控制箱。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设于机架上的挡纱杆和连接于挡纱杆的分纱器,所述挡纱杆设于胶辊组一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防护罩,所述防护罩设于链条外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光电开关,所述光电开关设于平衡杆后侧。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的优点是:本发明通过控制箱控制分纱器将从纱架到编织前的纱自动统一梳理,并进行自主识别送纱,提高了经编产量、效率,减少了劳动强度,有效地节省原材料,成品率上升,生产进度明显增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分纱器和挡纱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做出进一步的描述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稳纱机。其包括机架1、设于机架一侧的控制箱2、电机3、连接于电机3的胶辊组与涨力机构、支撑胶辊组的第一轴承支架6、支撑涨力机构的第二轴承支架7,还包括设于机架1上的挡纱杆8、连接于挡纱杆8的分纱器9、防护罩10和光电开关11。
控制箱2可以控制整个稳纱机的自动运行。
电机3与胶辊组通过链条连接。链条外侧设有防护罩10。保护劳动力的人身安全。
第一轴承支架6设有一滑块轴承601。第二轴承支架7支撑涨力机构。
挡纱杆8设于胶辊组的一侧。分纱器9连接于挡纱杆8上。由分纱器9与挡纱杆8进行纱线的分隔与排列的工作,使纱线平整、有序的输入到胶辊组。
胶辊组包括主动辊401、与主动辊水平平行排列的被动辊402、设于主动辊与被动辊上方的压力活动胶辊403和升降气缸404。压力活动胶辊403连接于第一轴承支架6的滑块轴承601。升降气缸404设于压力活动辊403的两端。升降气缸404作为增减压力的输出机构,可以使压力活动辊403平稳的转动。胶辊组可以使纱线清楚合理的分布,让各纱线之间不粘连。
涨力机构包括平衡杆501、连接于平衡杆的涨力辊502、设于机架1上的导辊和气缸505。在实际使用中,导辊设有两个,分别为第一导辊503和第二导辊504,主要担任着纱线的过桥作用。气缸504设于涨力辊502的两端,能够使涨力辊平稳的做上下运动。涨力机构可以自主分布各纱线的涨力,并反馈给控制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建科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建科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73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