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川草引3号虉草无性繁殖栽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77015.3 | 申请日: | 2012-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35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白史且;李达旭;张昌兵;鄢家俊;游明鸿;刘刚;邓永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611743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川草引 号虉草 无性繁殖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川草引3号虉草无性繁殖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川草引3号”虉草原产地美国,1979年引种到四川省阿坝州红原县。在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红原育种试验基地进行引种驯化,并先后在西藏当雄县、甘孜州道孚县、康定县和阿坝州茂县等地区进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7年通过国家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正式定名为“川草引3号”虉草。根状茎粗壮发达,分蘖多,茎干粗壮、圆形,常单生或少数丛生,直立,光滑无毛,高可达150cm以上。叶片扁平宽大。圆锥花序紧密狭长而成穗状,种子纺锤形,灰褐色,有光泽。生育期125~138天,再生力强,抽穗成熟整齐一致。耐涝,抗寒,抗病能力强,适应性广。初花期刈割,适口性良好,牛、羊喜食,鲜草可青贮,干草可加工成精饲料。营养价值高,粗蛋白含量与本地主栽草种老芒麦相当,是优良的饲用牧草和保持水土的生态牧草。以前采用的常规种子繁育方法,由于虉草结实率低、繁殖周期长,导致大面积推广繁殖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川草引3号虉草无性繁殖栽培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川草引3号虉草无性繁殖栽培方法,播种方式采用根茎繁殖:地块整理后,开8-10cm浅沟,剪切含有2个芽点的虉草根状茎,以株、行距45-50cm平放到浅沟里,覆土6-8cm,然后浇透水。
所述的川草引3号虉草无性繁殖栽培方法,田间管理包括:
1)施肥:苗期或返青期追施氮肥10kg/亩;分蘖拔节期追施磷酸铵复合肥7.5kg/亩;以后在刈割或放牧后,再补施氮肥10kg/亩,磷酸铵复合肥7.5kg/亩;
2)除杂:在第一年分蘖前后和早春返青时清除杂草;
3)灌溉:有灌溉条件的地方,应在拔节期结合追肥灌水;
4)虫害防治:当叶片出现粘虫危害症状后,应在粘虫3~5龄期内喷撒粘虫杀虫剂,即可防治损害。
所述的川草引3号虉草无性繁殖栽培方法,播种时期:高寒地区播种时间为4月中旬至5月中旬,最迟不超过6月中旬。
“川草引3号”虉草系多年生疏丛型,高草,一般可生长6-8年。如果播种栽培,第二年牧草和种子产量均较低,第三年牧草和种子产量才能稳产和高产。采用根茎无性繁殖,第二年牧草和种子产量就可稳产和高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1、地块整理
播种地块应秋季深翻。播种前20天,用灭生型除草剂除去地块内所有绿色植物,并杀除土壤中的害虫。一周后,用犁翻耕土地,深度18cm~20cm。翻耕后,施用18000kg/hm2~22500kg/hm2腐熟后的厩肥作基肥,均匀撒在表面、再用重耙平整、轻耙耙细土地。
2、立地条件
1)适应区域:在海拔1650m~3800m的温带至寒温带地区均能生长;
2)土壤:草甸土,播种时要求土壤粒级0.2cm;
3)温度:在-30℃的低温能安全越冬。种子适宜发芽温度为8℃~12℃,从返青到成熟需积温1500℃~2000℃。
4)水分:在年降水量350mm~700mm的地区可旱作栽培;在有灌溉条件的地方可实现高产。播种时耕作层含水量要求达到35%~40%。
3、播种时期
高寒地区播种时间为4月中旬至5月中旬。最迟不超过6月中旬。
4、播种方式-根茎繁殖
地块整理后,开8~10cm浅沟。剪切含有2个芽点的虉草根状茎,以株、行距45~50cm平放到浅沟里,覆土6~8cm,然后浇透水。7~10天,70%根状茎的芽点处长出3~5根不定根,并开始发芽;15天后,全部根状茎长出不定根和幼苗。
5、田间管理
1)施肥:苗期或返青期追施氮肥10kg/亩;分蘖拔节期追施磷酸铵复合肥7.5kg/亩;以后在刈割或放牧后,再补施氮肥10kg/亩,磷酸铵复合肥7.5kg/亩。
2)除杂:在第一年分蘖前后和早春返青时清除杂草。
3)灌溉:有灌溉条件的地方,应在拔节期结合追肥灌水。
4)虫害防治:当叶片出现粘虫危害症状后,应在粘虫3~5龄期内喷撒粘虫杀虫剂,即可防治损害。
6、效果
1)7-10天,70%根状茎的芽点处长出3-5根不定根,并开始发芽;15天后,全部根状茎长出不定根和幼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未经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70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