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仪表板表皮气囊标志的高频热压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76470.1 | 申请日: | 2012-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151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陶建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英提尔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M1/12 | 分类号: | B41M1/12;B41M1/24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刘述生 |
地址: | 215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仪表板 表皮 气囊 标志 高频 热压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饰件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仪表板表皮气囊标志的高频热压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汽车内饰仪表板主要采用搪塑PVC表皮与塑料骨架发泡而成,表皮上的气囊标志则是通过事先在搪塑模具内雕刻,在搪塑过程中成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汽车内饰的要求也不断的提高,现有越来越多的汽车仪表板采用手工包覆工艺,但气囊标志必须采用额外工序压印成型。
由于真皮手工包覆应用的比较多,但对于有多种配置的汽车来说,常常会遇到PUR表皮的手工包覆仪表板,然后依旧采用传统的热压工艺已经无法实现在PUR表皮上压印气囊标志,压印字体边缘收缩成圆角,字体模糊不清晰,容易反弹。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汽车仪表板表皮气囊标志的高频热压工艺,满足了新车型总体设计标准要求,既确保了PUR表皮的表面气囊标志压印的清晰性及持久性,又提高整体内饰档次,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汽车仪表板表皮气囊标志的高频热压工艺,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a、在高频压印设备的上模安装压印铜模,下模安装定位工装;
b、设定高频压印设备的参数,并且进行调试;
c、将需要压印的表皮进行裁片定位,固定在压印铜模的正下方的定位工装内;
d、高频压印设备上的压印铜模下降压住表皮,压印铜模表面瞬间加热;
e、高频压印设备上的压印铜模上升,表皮表面冷却;
f、完成高频压印。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表皮为PUR表皮。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压印铜模上设有图案或字样。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高频压印设备的参数包括延迟时间、焊接时间、定型时间、上升时间以及模版加热温度。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延迟时间为1.5s。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焊接时间为5s。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定型时间为10s。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上升时间为1s。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模版加热温度为75度。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表皮表面通过常温进行冷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汽车仪表板表皮气囊标志的高频热压工艺,通过瞬间高频高温加热PUR表皮,在PUR表皮的表面产生瞬间热量使表面热熔,从而使压印铜模上的图案或字样压印在PUR表皮上,压印铜模离开后利用空气将表面冷却,使图案或字样长久清晰地留在PUR表皮的表面。解决了热压工艺在PUR表皮上压印气囊标志、压印字体边缘收缩成圆角、字体模糊不清晰和容易反弹的技术难题,能够将压印的图案或字样清晰长久的留在表皮上,开阔了PUR材质表皮压印思路和工艺的灵活性,能适应不同图案或字样共线生产的要求,满足了新车型总体设计标准要求,既确保了PUR表皮的表面气囊标志压印的清晰性及持久性,又提高整体内饰档次,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汽车仪表板表皮气囊标志的高频热压工艺一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了汽车仪表板表皮气囊标志的高频热压工艺,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a、在高频压印设备的上模安装压印铜模,下模安装定位工装;
b、设定高频压印设备的参数,并且进行调试;
c、将需要压印的表皮进行裁片定位,固定在压印铜模的正下方的定位工装内;
d、高频压印设备上的压印铜模下降压住表皮,压印铜模表面瞬间加热;
e、高频压印设备上的压印铜模上升,表皮表面冷却;
f、完成高频压印。
上述中,所述的表皮为PUR表皮;所述的表皮表面通过常温进行冷却;所述的定位工装是根据压印铜模的位置及样板位置关系固定在高频压印设备的下模。
本发明中的压印铜模上设有图案或字样,通过瞬间高频高温加热PUR表皮,在PUR表皮的表面产生瞬间热量使表面热熔,从而使压印铜模上的图案或字样压印在PUR表皮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英提尔汽车饰件有限公司,未经常熟英提尔汽车饰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64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心管与油缸同轴的保护器
- 下一篇:复合模拟通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