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合物、由其制得的育秧盘及育秧盘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75856.0 | 申请日: | 2012-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163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肖伯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伯文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23/06;C08K5/09;C08K5/109;C08K5/372;A01G9/10;B29C4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 |
地址: | 412008***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 育秧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稻育秧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制备育秧盘的组合物,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采用上述组合物制成的育秧盘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水稻育秧及移植技术主要采用育秧盘进行育秧,待秧苗长成后,通过抛洒的方式均匀地将秧苗移植在田地里,这种育秧技术可以利用机械育秧,大大降低了人的劳动力度,工作效率大大增强。
目前使用的育秧盘为软塑料盘,以聚氯乙烯(PVC)为原材料进行吸塑成型得到育秧盘,但是PVC材料的硬度低,韧性差,在育秧的过程中,育秧盘容易破孔,造成育秧盘底部容易渗漏,影响育秧进度;同时育秧盘的使用寿命短,基本上只能满足初次使用,再次使用则质量远远达不到育秧的要求,而育秧盘不能回收使用,造成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制备育秧盘的组合物,由其制得的育秧盘和该育秧盘的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育秧盘硬度低,抗冲击能力弱,不能重复利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备育秧盘的组合物,包括聚丙烯60~80重量份、聚乙烯20~40重量份、4-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酸脂0.1重量份、硫代二丙酸二月桂脂0.02重量份。
进一步地,聚丙烯的熔体指数为2~5g/10min。
进一步地,聚乙烯为低密度聚乙烯。
进一步地,低密度聚乙烯的密度为0.92~0.925,熔体指数为3~5g/10min。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上述的育秧盘的制备方法,包括
配料、混合、熔融、注塑、保压、冷却步骤。
采用上述的组合物作为物料,注塑步骤的压力为80~140mpa。
熔融步骤的温度为220~300℃。
保压步骤的时间为120s。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由其制成的育秧盘,具有更高的耐冲击性能和拉伸强度,能多次使用后仍然保持原有的形状,育秧盘底部的孔口不容易开裂。
本发明提供的育秧盘的制备方法,能保证育秧盘表面光滑、无孔、无伤痕;颜色均匀一致、无明显色差,防止出现翘曲或者益边的现象。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现有的育秧盘以PVC为原料制成的软盘,但是这种软盘不能承受太大的重量,若软盘装载的重量超重则容易变形,中心位置的孔口破裂,最多只能满足一次育秧,不能适应现有育秧技术的需求。为了使育秧盘更加适应目前的育秧需要,本发明以聚丙烯(PP)、聚乙烯(PE)、4-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酸脂、硫代二丙酸二月桂脂为材料将育秧盘做成硬盘,能重复使用多次而不变形,克服了软盘存在的容易变形、抗冲击强度不高,易破裂的问题。
PE在低温下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其脆析温度较低,同时PE具有良好的抗环境应力开裂和抗蠕变性能。但是,PE不耐高温,在氧气的存在下受热时易发生热氧老化作用,使PE的抗环境应力开裂、伸长率等性能也会降低,并且脆性增加,严重时还会发生特臭气味。若单独使用PE为材料制成育秧盘,则韧性不高,容易脆裂,并且易氧化,影响育秧盘的使用。本发明在PE材料中加入了PP材料。
PP无臭无毒,熔点高达167°C,耐热,耐腐蚀,质量轻,强度、刚性和透明性都比聚乙烯好,但是PP材料耐低温冲击性差,在低于-35°C会发生脆化,耐寒性不如聚乙烯;同时对紫外线很敏感,容易老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伯文,未经肖伯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58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