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微生物菌防治苹果腐烂病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75442.8 | 申请日: | 2012-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639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魏立颖;赵立伟;张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绿动植物营养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63/02 | 分类号: | A01N63/02;A01P3/00;C12N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0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微生物 防治 苹果 腐烂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治苹果腐烂病的方法,主要利用微生物菌防治苹果腐烂病。
背景技术
苹果腐烂病俗称烂皮病,臭皮病,是我国北方苹果树重要病害。主要为害6年生以上的结果树,造成树势衰弱、枝干枯死、死树,甚至毁园。华北、东北、西北地区发生普遍。苹果腐烂病菌是弱寄生菌,凡是能够导致树势变弱的因素都能诱发苹果腐烂病。此病1年有两个扩展高峰期。即3~4月和8~9月,春季重于秋季。当树势健壮、营养条件好时,发病轻微。当树势衰弱,缺肥干旱,结果过多,冻害及红蜘蛛大发生后,腐烂病大发生。
农药对农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伴随化学农药引起的安全及环境问题也日益凸现,许多国家和地区相继禁止了一些高毒、高残留化学农药的生产和使用,而利用微生物防治植物病虫害,避免了化学农药对人畜的毒害也不易产生抗药性,同时可解决或缓解由于大量使用化学农药造成的环境污染,是农药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随着环境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生物防治已成为植物病害防治的重要手段。农用抗生素是由微生物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是在低浓度时可抑制或杀灭作物的病、虫、草害及调节作物生长发育的一类微生物农药。农用抗生素作为生物农药,以其高效、低毒、无残留等优点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放线菌是具有巨大实用价值的一类微生物。许多放线菌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医药和植物保护方面的用途,因此从放线菌中寻找农用活性物质具有广阔的前景。
放线菌是在土壤微生物总数量中占有很高比例的一个群体,并且具有产生各种各样抗生素和胞外酶的能力,是防治植物病虫害和促进植物生长的一类极具潜力的重要微生物资源,从微生物中分离的生物活性物质有60%以上为放线菌的次级代谢产物,创制新型微生物源农药防治植物病虫害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和应用价值,因而筛选具有高杀菌活性的放线菌资源对开发新型农药具有重大实践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一种利用微生物菌防治苹果腐烂病的方法,安全、高效、无残留、对环境无污染,为开发新型农药提供依据。
本发明所用的微生物菌株是放线菌菌株718、714、744、697菌株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放线菌斜面培养
在无菌操作下,用接种环将放线菌718、714、744、697菌株的一种或几种的孢子接种于高氏I号培养基斜面上,“Z”字法,在28℃下培养5~7d。
(2)放线菌的液体发酵培养
用无菌接种环挑取3~5环接种于装有100mL发酵培养基的250mL三角瓶中,25~30℃,250~300r/min条件下振荡培养3~6天,取出将其用滤纸滤出上清液,得到发酵液;
(3)发酵液的纯化
将发酵液移入50mL体积的离心管中,3000~5000r/min的离心机离心10~15min,保留滤液,即为放线菌发酵液。
所述高氏I号培养基为可溶性淀粉20g,KNO3 1g,K2HPO4 0.5g,MgSO4·7H2O 0.5g,NaCl 0.05g FeSO4·7H2O 0.01g,琼脂20g,pH=7.4~7.6。
所述的液体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5.0~20g,蛋白胨1.5~5.0g,NaCl 0.5~5.0g,小米5.0~20g,CaCO3 2.0~4.0g,水1000mL。
本发明防治苹果腐烂病的方法:
将一种菌株的发酵液或几种混合发酵液与PDA培养基以(1~3)∶(9~7)的比例混合制成平板在中央分别接入苹果腐烂病菌株的菌饼直径为5mm,并且以无菌水处理作为对照,培养3d。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发明发酵工艺和纯化工艺简单。本发明发酵液对苹果腐烂病病原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望制成生物农药,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具体实施方案
实施例1
本发明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放线菌斜面培养
在无菌操作下,用接种环将放线菌718、697菌株的孢子接种于高氏I号培养基斜面上,“Z”字法,在28℃下培养5d。
(2)放线菌的液体发酵培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绿动植物营养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绿动植物营养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54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用电交互系统、智能控制箱
- 下一篇:一种双度集成的不均衡数据流分类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