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宽频吸波超材料在审
| 申请号: | 201210275367.5 | 申请日: | 2012-08-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824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 发明(设计)人: | 刘若鹏;赵治亚;寇超锋;叶金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9/00 | 分类号: | H05K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34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宽频 吸波超 材料 | ||
1.一种宽频吸波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宽频吸波超材料虚拟划分为多个周期排列的基本单元,所述基本单元主要由沿电磁波传播方向依次层叠的第一子单元、第二子单元以及第三子单元构成;所述第一子单元包括第一基材以及附着于第一基材上的第一微结构,所述第二子单元包括第二基材以及附着于第二基材上的第二微结构,所述第三子单元包括第三基材以及附着于第三基材上的第三微结构;所述第一微结构为实心正方形状,所述第一微结构未全部覆盖其所附着的第一基材表面;所述第二微结构为实心正方形状,所述第二微结构未全部覆盖其所附着的第二基材表面;所述第三微结构全部覆盖其所附着的第三基材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频吸波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材、第二基材、第三基材上分别附着有第一、第二、第三微结构的表面形状均为边长为10毫米的正方形状;所述第一微结构为边长7.6毫米的实心正方形状且第一基材与第一微结构共中心点设置;所述第二微结构为边长9.2毫米的实心正方形状且第二基材与第二微结构共中心点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宽频吸波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材、第二基材以及第三基材均由FR4材料制成。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宽频吸波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结构、第二微结构以及第三微结构均由导电油墨制成。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宽频吸波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单元、第二子单元和第三子单元厚度相同,均为1.6至1.7毫米。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宽频吸波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结构、第二微结构以及第三微结构厚度相同,均为0.01-0.02毫米。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宽频吸波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结构的电导率为65-70S/m,第二微结构的电导率为135-140S/m,第三微结构的电 导率为270-280S/m。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宽频吸波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本单元的等效电路为:所述等效电路包括串联的第一传输线元件、第二传输线元件、第三传输线元件、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还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用于模拟发射电磁波的端口元件接入第一传输线元件,第三传输线元件接地,第二传输线元件接入第一传输线元件以及第三传输线元件之间;第一电阻一端接入端口元件与第一传输线元件之间,另一端接入第一电容,第一电容另一端接地;第二电阻一端接于第一传输线元件与第二传输线元件之间,另一端接入第二电容,第二电容另一端接地;第三电阻一端接于第二传输线元件与第三传输线元件之间,另一端接地。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宽频吸波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阻值为700至900欧姆,第二电阻值为300至500欧姆,第三电阻值为100至250欧姆;所述第一电容值为0.02至0.07皮法,第二电容值为0.10至0.15皮法;所述第一传输线元件的参数为:第一特征阻抗为欧姆,第一传输距离为1.6毫米,第一中心频点为10GHZ;第二传输线元件的参数为:第二特征阻抗为 欧姆,第二传输距离为1.6毫米,第二中心频点为10GHZ;第三传输线元件的参数为:第三特征阻抗为欧姆,第三传输距离为1.6毫米,第三中心频点为10GHZ。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宽频吸波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本单元还包括覆盖于所述第一子单元上的阻抗匹配层,所述阻抗匹配层由F4B材料制成,所述阻抗匹配层厚度为2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536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开启导航页的路由器及自动开启导航页的方法
- 下一篇:电动马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