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换热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75211.7 | 申请日: | 2012-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57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谭新;路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谭新;路辉 |
主分类号: | F28D7/00 | 分类号: | F28D7/00;F28F9/007;F28F9/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02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换热器 | ||
1.一种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两端分别设有管箱和管板、内设换热管和折流板的管状壳体;设于所述管状壳体上且与所述管状壳体轴向垂直的壳程进口和壳程出口;和设于所述管箱上的管程进口和管程出口;所述管箱与所述管板固定连接,所述管板位于所述管箱和折流板之间,其特征在于:支撑件位于管状壳体内部,其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相互呈α角且呈辐射状均匀分布,其一边相互重合成为支撑件的中心轴线,所述支撑板设于中心轴线与管状壳体内壁之间,相邻支撑件以轴向首尾相连并依次以相同的螺旋方式旋转β角,且β角小于α角,所述折流板螺旋方式固定连接相邻支撑件上相邻支撑板并封闭β角,所述换热管依次穿过折流板、限位嵌体和管板,与管板垂直固定,且通过螺栓与管箱连接,所述壳程进口和管程进口处均设有螺旋导流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和折流板之间形成的螺旋流道的数量与支撑板的数量相等,所述螺旋流道的螺旋方式为左手螺旋或右手螺旋,所述螺旋流道的螺距通过所述支撑件的中心轴的长度进行调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表面设有引伸凸起,所述换热管的表面经过喷砂打毛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单个支撑板,所述支撑件和折流板之间形成单流道,所述支撑板的形状为3~7边形,其一边相互重合成为支撑件的中心轴,其另一端紧贴所述管状壳体内壁,所述折流板为三角形时,折流板的形状为扇形,支撑板的形状为4~7边形时,其为扇形和三角形组合折流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两个支撑板,所述支撑件和折流板之间形成双流道,所述支撑件的形状为菱形、凸鹞形、凹鹞形或平行四边形,其一边相互重合成为支撑件的中心轴,其另一端紧贴所述管状壳体内壁,所述折流板为扇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两个支撑板,所述支撑件和折流板之间形成双流道,所述支撑板的形状为梯形,其一边相互重合成为支撑件的中心轴,其另一边紧贴所述管状壳体内壁,所述折流板的形状为扇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为4~7边形支撑板构筑的支撑件,通过扇形和三角形组合的折流板连接两个相邻支撑件上的相邻支撑板并封闭β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嵌体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设置在管板、管状壳体、折流板端部和换热管所构成的空间内,所述限位嵌体为圆心角为β角的圆柱三角形嵌体结构,所述斜面为扇形或扇形与三角形组合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为管板式换热器、浮头式换热器或U型管式换热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谭新;路辉,未经谭新;路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521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物质气化发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干熄炉斜道区支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