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拱形结构“零变形”状态提升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74376.2 | 申请日: | 2012-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70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刘中华;邢遵胜;娄峰;王留成;李建洪;叶翔;胡向萍;徐德号;俞奇效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精工钢结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4 | 分类号: | E04G21/14;E04B1/32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31203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拱形 结构 变形 状态 提升 施工 方法 | ||
1.一种拱形结构“零变形”状态提升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施工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将大跨度拱形结构(2)预先进行分段,分成两侧的落地部分拱形结构(3)和中间的提升施工单元(4);
第二步、搭设若干支撑胎架(6),在支撑胎架(6)上原位拼装提升施工单元(4),同时安装落地部分拱形结构(3);
第三步、在提升施工单元(4)的两端点之间安装水平钢绞线(7)和水平千斤顶(15),并张拉水平千斤顶(15),张紧水平钢绞线(7);
第四步、在落地部分拱形结构(3)和提升施工单元(4)分段点处搭设竖向的提升架(5),在提升架(5)顶部安装提升千斤顶(16),在提升千斤顶(16)和提升施工单元(4)端点之间安装竖向提升钢绞线(8);
第五步、分级依次交替张拉水平钢绞线(7)和竖向提升钢绞线(8),使提升施工单元(4)脱开支撑胎架(6),根据变形测量结果,对水平钢绞线(7)进行张拉,使提升施工单元(4)两端点不发生相对水平变形;
第六步、正式提升,将提升施工单元(4)提升到预定高度;
第七步、提升施工单元(4)与两侧相邻的落地部分拱形结构(3)对接,形成大跨度拱形结构(2);
第八步、分级卸载并拆除水平千斤顶(15)、水平钢绞线(7)、提升千斤顶(16)、竖向提升钢绞线(8)、提升架(5),提升施工完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拱形结构“零变形”状态提升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步中,两侧的结构分段点对称,且分段点位于同一标高。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拱形结构“零变形”状态提升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水平钢绞线(7)和竖向提升钢绞线(8)通过耳板连接,且其轴线与提升施工单元(4)相交于一点,交点即为提升吊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拱形结构“零变形”状态提升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八步中,优先卸载水平钢绞线(7),再卸载竖向提升钢绞线(8)。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拱形结构“零变形”状态提升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八步中,第二次提升水平钢绞线(10)和第二次提升竖向钢绞线(9)分级进行卸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拱形结构“零变形”状态提升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提升施工单元(4)尺量较大时,可将提升施工单元(4)进行分段,通过增加提升施工次数的方法,完成提升施工单元(4)的拼装,其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提升施工单元(4)进行分段,分成第二落地部分拱形结构(9)和第二提升施工单元(10);
第二步、搭设若干支撑胎架(12),在支撑胎架(6)上原位拼装第二提升施工单元(10),同时安装第二落地部分拱形结构(9);
第三步、在第二提升施工单元(10)的两端点之间连接第二水平钢绞线(13),并在两端点处安装第二水平千斤顶(17),并张拉第二水平千斤顶(17),张紧第二水平钢绞线(13);
第四步、在第二落地部分拱形结构(9)和第二提升施工单元(10)分段点处搭设竖向的第二提升架(11),在第二提升架(11)顶部安装第二提升千斤顶(18),在第二提升千斤顶(18)和第二提升施工单元(10)端点之间连接第二竖向提升钢绞线(14);
第五步、分级依次交替张拉第二水平钢绞线(13)和第二竖向提升钢绞线(8),使第二提升施工单元(10)脱开支撑胎架(12),根据变形测量结果,对第二水平钢绞线(13)进行张拉,使提升施工单元(10)两端点不发生相对水平变形;
第六步、正式进行第一次提升,将第二提升施工单元(10)提升到预定高度;
第七步、第二提升施工单元(10)与两侧相邻的第二落地部分拱形结构(9)对接,形成大跨度拱形结构(4);
第八步、安装水平千斤顶(15)和水平钢绞线(7);安装提升千斤顶(16)和竖向提升钢绞线(8),分级张拉交替水平钢绞线(7)和竖向提升钢绞线(8),同时分级卸载第一次提升的水平钢绞线(13)和竖向提升钢绞线(14);
第九步、拆除第一次提升的辅助设施,第二水平千斤顶(17)、第二水平钢绞线(13)、第二提升千斤顶(18)、第二竖向提升钢绞线(14)、第二提升架(11);根据变形测量结果,对水平钢绞线(7)进行张拉,使提升施工单元(4)两端点不发生相对水平变形;
第十步、进行第二次提升施工,步骤同权利要求1中的第六步~第八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精工钢结构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精工钢结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437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菜籽油自动压榨系统
- 下一篇:侧杠及踏板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