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电流笼式带簧插孔在审
申请号: | 201210274347.6 | 申请日: | 2012-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10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吕雪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雪宁 |
主分类号: | H01R13/187 | 分类号: | H01R13/18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1009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流 笼式带簧 插孔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连接器接触件,特别涉及一种大电流笼式带簧插孔。
背景技术
目前已有的可靠性、稳定性较好的电连接器接触件有单叶回转双曲面线簧插孔,它是利用一组排列成单叶回转双曲面结构的弹性金属丝均匀地包络在插入其内的插针表面上,属于多线包络接触。采用这种线簧结构的插孔接触件由内套、外套、后套、弹性金属丝四部分组成,其内套管内同轴装有排列成单叶回转双曲面的一组弹性金属丝,装在内套管中的金属丝的两端伸出端口外,并沿内套管外圆柱面向回弯曲,弯曲部由前套和后套的内圆柱面与内套管外圆柱面夹紧,前套、后套两部分经压接连成一体形成外套。
这种线簧插孔存在下述不足:(1)套接方法接触电阻大、耐拉力差,前后套极容易受拉力从压点脱离,造成衔接故障和事故;(2)结构复杂,组合零件较多,体积无法进一步缩小,不利于向小型化、密集化发展;(3)加工工艺复杂,精度要求高,导致产品合格率低,成本提高;(4)弹性金属丝在限定的空间内不可能很粗,使得每根丝难以承受较大电流的冲击,不支持带电插拔(即插即用);(5)使用过程中弹性金属丝的断丝现象无法避免。
另外还有一种冠簧插孔,是将弹性金属片冲压分割成由若干条两端相连并与端面垂直的金属条组成的栅栏状,然后卷圈并将其中部收腰,形成两头大、中间小的结构,将其装入外套管中经过收口或装上护套后便构成了冠簧插孔。
但目前已有的冠簧插孔与插针插合后,金属条不能象线簧插孔中的线簧丝那样均匀地包络在插针表面上,只有中间直径较小的部位与插针表面接触,其接触性能是无法和单叶回转双曲面的多线包络接触方式相比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工工艺简单、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成本较低、外型尺寸相对较小、接触紧密可靠、使用寿命长、额定负载大的一种大电流笼式带簧插孔,用一体式梳状金属片取代传统的线簧丝和内套,使多根弹性金属条都均匀地包络在插针表面上,属于多线包络并联接触,克服上述的缺点和不足,集线簧插孔接触方式和冠簧结构的优点于一身。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将一定长度的弹性金属片按要求冲压分割成由均匀相间的若干条一端相连并与该端面具有特定倾斜角的弹性金属条组成的梳状金属片,根据插孔规格的大小截取需要的长度,将相连那端卷曲装入插孔体中。由于梳状金属片的弹性使其相连的那端紧紧地撑在插孔体的内壁上。由于梳状金属片的每一根弹性金属条都具有特定倾斜角,且朝外的一端互不相连,装在插孔体内后由于弹性金属条的刚性作用各自保持趋于直线的状态。根据解析几何理论,梳状金属片的弹性金属条形成的包络面为单叶回转双曲面,呈两头大、中间小的腰鼓状。将露出插孔体的弹性金属条的端头向外弯曲翻转后装上护套,护套将金属条端头与插孔体紧紧连在一起不松脱。由于梳状金属片所有弹性金属条的一端都连接在一起并联承受电流,故一种大电流笼式带簧插孔承受电流的能力较线簧插孔大大提高,由于每根弹性金属条都均匀地包络在插针表面上,属于多线包络接触,可靠性、稳定性与线簧插孔一样,但结构比线簧插孔简单。
一种大电流笼式带簧插孔的特征在于在插孔体内装有由一组一端相连并与该端面具有特定倾斜角的弹性金属条组成的梳状金属片。
一种大电流笼式带簧插孔的特征在于梳状金属片相连的一端卷曲装在插孔体的内部,紧紧地撑在插孔体的内壁上,具有特定倾斜角的弹性金属条另一端互不相连,各自保持趋于直线状态,弹性金属条形成的包络面为单叶回转双曲面,呈两头大、中间小的腰鼓状。
一种大电流笼式带簧插孔的特征在于装在插孔体内的梳状金属片的弹性金属条与端面的倾斜角在65°~85°、95°~115°。
一种大电流笼式带簧插孔的特征在于装在插孔体内的梳状金属片的倾斜的弹性金属条的端头露在插孔体外,并被向外弯曲翻转后装上护套,护套将金属条端头与插孔体紧紧连在一起不松脱。
一种大电流笼式带簧插孔的特征在于装在插孔体内的梳状金属片相连的一端被固定片紧紧地撑在插孔体的内壁上。
当插针插入大电流笼式带簧插孔后,每根弹性金属条向径向张开,并均匀地包络在插针表面上。每根弹性金属条与插针表面都形成一矩形接触面,总的接触效果为若干根弹性金属条面积的总和——多面包络并联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雪宁,未经吕雪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43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避免湿包的灭菌包装
- 下一篇:静电喷漆卷材的复合烘干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