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FCC再生过程中NOx排放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73896.1 | 申请日: | 2012-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4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陈彦广;韩洪晶;陆佳;宋华;陈颖;李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56;B01J29/7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曹爱华 |
地址: | 163319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fcc 再生 过程 no sub 排放 方法 | ||
1.一种降低FCC再生过程中NOx排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这种降低FCC再生过程中NOx排放的方法:
将以粉煤灰为原料制得的粉煤灰基脱硝催化剂加入到FCC再生器中,催化剂加入量为FCC再生器中反应物质量的5%,附着在催化剂表面或孔道的石油焦在燃烧过程中产生气体NOx、CO2、H2O、CO、SO2,其中NOx与还原性气体CO,直接在粉煤灰基脱硝催化剂原位发生化学反应,将NOx还原成N2;在粉煤灰基脱硝催化剂上发生的原位催化还原作用的同时,用鼓风机将烟气排出量的20%-40%体积的再生烟气返回到FCC再生器中,返回到FCC再生器中的烟气再次在粉煤灰基脱硝催化剂原位发生化学反应,把返回烟气中的NOx还原成N2,从而实现低NOx排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FCC再生过程中NOx排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FCC再生器连接烟气返回器,烟气返回器设置有烟气排放管和烟气循环管,烟气循环管连接至FCC再生器,烟气循环管上设置有压力表和所述的鼓风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低FCC再生过程中NOx排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粉煤灰基脱硝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一、从现场采集粉煤灰,研磨成细粉,过40目筛后,取粉煤灰细粉置于马弗炉内,在600℃—900℃温度下煅烧6h—10h,在温度为20℃—80℃下水洗1h—4h后,加入2mol/L—4mol/L的稀盐酸或稀硫酸进行酸洗,粉煤灰与所述的酸液的固液比为1:10—1:15,在温度为20—50℃,转子100r/min—300r/min的条件下反应,反应2h—10h,然后将酸液与粉煤灰固液分离,分离后固体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干燥备用;
二、将经步骤一处理后的粉煤灰与质量分数为40%的NaOH溶液以固液比1:1—1:10混合均匀,在450℃ —600℃ 温度下煅烧1h—2h后取出至室温备用;
三、经步骤二处理的粉煤灰在温度为90℃—100℃,合成压力0.1Mpa—1.0Mpa下水热合成2h—8h,在20℃—50℃温度下老化1—4h,在95℃—120℃下晶化6h—24h,将合成样品用蒸馏水洗涤过滤,干燥,即得无定型分子筛产品;
四、用质量分数为5%的硝酸与质量分数为5%的拟薄水铝石以1:1-5:1制得粘合剂,将粉煤灰合成的分子筛挤压成型,成型后,根据需要破碎成所需形状和大小;
五、制备浸渍溶液,浸渍溶液由质量分数为1%-20%的Ce盐溶液、质量分数为1%-20%的Mg盐溶液、质量分数为1%-20%的La盐溶液、质量分数为1%-20%的Cu盐溶液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混合形成,配制好的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0%,其中混合配制时各金属盐溶液的体积相等,混合液的体积根据所制得的分子筛饱和吸附量大小来计算;
六、用将步骤四所得的分子筛样品浸渍在步骤五制备的溶液中20h—30h,浸渍结束后沥干分子筛中的残余溶液,室温干燥24h,然后经过500-850℃ 焙烧,用H2在300-450℃ 还原2-5h制得脱硝催化剂颗粒。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低FCC再生过程中NOx排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e盐是硝酸铈、硫酸铈、氯化铈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低FCC再生过程中NOx排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Mg盐是硝酸镁、硫酸镁、氯化镁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低FCC再生过程中NOx排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u盐是硝酸铜、硫酸铜、氯化铜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低FCC再生过程中NOx排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a盐为硝酸镧、氯化镧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石油大学,未经东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389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