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ICP光谱仪雾化室和炬管的连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73553.5 | 申请日: | 2012-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82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刚;李小杰;齐郁;张小凡;崔隽;张灿;向维华;程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73 | 分类号: | G01N21/73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钟锋 |
地址: | 43008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icp 光谱仪 雾化 连接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nductive Coupled Plasma,ICP)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ICP光谱仪雾化室和炬管的连接装置,以及该装置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自1975年第一台商品ICP光谱仪诞生以来,经历不断地改进和创新,ICP光谱仪检测应用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ICP光谱仪具有以下特点:(1)可以快速地同时进行多元素分析,周期表中多达73种元素皆可测定;(2)测定灵敏读较高,包括易形成难熔氧化物的元素在内,检出限可达每毫升微克级;(3)基体效应较低,较易建立分析方法;(4)标准曲线具有较宽的线性动态范围;(5)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重复性。正是基于以上特点,ICP光谱仪现已广泛用于地质、冶金、稀土及磁材料、环境、医药卫生、生物、海洋、石油、化工新型材料、核工业、农业、食品商检、水质等各领域及学科的样品分析。目前,ICP光谱仪主要由高频发生器、分光装置以及检测装置等部分组成,高频发生器是ICP光谱仪的核心部件。高频发生器主要包括高频电源、进样装置及等离子体炬管。进样装置通常由雾化器和雾化室及相应的供气管路组成,液体试样在雾化室中雾化成气溶胶后,被氩气载入至矩管的等离子体的环形中心。
目前,由于ICP发生器的雾化室的出液管的管径较大,而矩管的管径较小,故两者需要通过一个连接装置连通并密封。目前的连接装置是通过在其内腔容置两个O形圈,两个O形圈与出液管之间存在摩擦力,故可以固定住出液管从而实现密封。然而,雾化室的出液管插入该连接装置的内腔后,由于两个O形圈与出液管的接触方式为线接触,摩擦力较小,容易造成出液管松动,进而影响ICP发生器的密封性,导致点火失败。此种情况容易发生在耐氢氟酸的ICP雾化室,因为该雾化室使用特殊的耐腐蚀材料制成,密度比较大,体积也较玻璃雾化室大,质量较重,所以经常出现连接不紧的情况,导致空气进入连接装置的内腔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ICP光谱仪雾化室和炬管的连接装置,该连接装置改进了以往O形圈的密封方式:以面接触形式取代了原有的线接触形式,增大了连接部件的接触面积,增大了摩擦力,进而建立起完善的密封体系,确保后续点火分析工作的正常进行;本发明还提供一种ICP光谱仪雾化室和炬管的连接装置的使用方法,该使用方法简单、方便,使雾化室和炬管的密封效果好。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ICP光谱仪雾化室和炬管的连接装置,它包括有连接本体和2个密封圈,所述的连接本体内依次设有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第四腔体、第五腔体和第六腔体,所述的第二腔体、第四腔体和第六腔体的内径与雾化室的出液管的外径相同,所述的第一腔体的内径与矩管的外径相同,所述的第三腔体和第五腔体的内径大于第二腔体的内径;所述的2个密封圈分别置于第三腔体和第五腔体内。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密封圈包括有空心圆台和呈圆环的密封基体,所述的空心圆台的上表面的外径小于空心圆台的下表面的外径,所述的空心圆台的下表面的底边与密封基体的内侧面相连。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空心圆台的下表面的直径介于密封基体的最小内径与密封基体的圆环中径之间,所述的密封基体的圆环中径的大小为密封基体的外径减去密封基体的厚度。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空心圆台的下表面的直径=(密封基体的最小内径+密封基体的圆环中径)/2,所述的密封基体的圆环中径的大小为密封基体的外径减去密封基体的厚度。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空心圆台的上表面与密封基体的上表面之间的高度小于连接本体的第二腔体的高度。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密封圈由弹性材料制成。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ICP光谱仪雾化室和炬管的连接装置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将两个密封圈分别固定在第三腔体和第五腔体的内壁上,使密封圈的空心圆台由下表面至上表面的方向为由雾化室的出液管至矩管的方向;然后将雾化室的出液管由第六腔体进入,直至第二腔体内;再然后将矩管插入至第一腔体内,从而实现雾化室的出液管与矩管的密封连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连接装置以面接触形式取代了原有的线接触形式,增大了连接部件的接触面积,增大了摩擦力,进而建立起完善的密封体系,确保后续点火分析工作的正常进行。该方法操作简单、方便,且能使雾化室和炬管进行非常好的密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光谱仪雾化室和炬管的连接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雾化室、炬管和连接装置的装配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35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