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太平二号蚯蚓同步处理圆币草与脱水污泥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73396.8 | 申请日: | 2012-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61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丁哲利;李廷强;杨肖娥;赵和平;曾峥;许良峰;赵凤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1/02 | 分类号: | C02F11/02;A01K67/033;B09B3/00;C05F7/00;C05F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周世骏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太平 二号 蚯蚓 同步 处理 圆币草 脱水 污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体废弃物技术领域,属于生物处理植物和固体废弃物,特别涉及一种利用太平二号蚯蚓同步处理圆币草与脱水污泥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进步,水体健康已经引起了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由工农业和人类生活污染导致的水体富营养化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用水安全。据水利部组织全国六大流域水污染状况抽样调查结果表明,90%以上城市水污染严重;全国因污染而不能饮用的地表水占全国监测水体的40%;流经城市的河段中,78%不适宜作为饮用水源;50%的地下水受污染;64%的人正在使用不合格的水源。因此,水污染是造成多数城市缺水的重要原因。而按国家达标排放的污水厂的尾水,未进行深度处理直接排入地表水也是水体污染根源之一。所以,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是解决受纳水体富营养化的必由之路。随着水体治理理念的进步,污水处理厂也已经逐步由城镇覆盖到农村,在治理水体污染,缓解水体富营养化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利用生态湿地工程修复水体因其成本低廉,净水效果显著在近些年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在,许多污水处理厂设计中都采用了利用生态湿地技术进行尾水深度处理这一模块。但是,生态湿地技术修复中将产生大量的植物秸秆,如果不及时采收,同样将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
圆币草已成为景观及水体生态修复中常用的植物品种,但其生长难于控制,在水体修复技术中常因过度繁殖泛滥而影响水体景观,影响其它水生植物的生长,同时,过量繁殖的圆币草死亡后进入水体也容易对水质产生一定的影响。在现有的技术下,主要通过打捞圆币草,简单堆放或填埋的方法对其进行处理,但这样容易造成对环境的二次污染,也是对这一丰富资源的极大浪费。
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的后续处理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主要采用填埋,焚烧或农用的方法对其进行处理,但这些处理方式都存在着许多不足,如填埋需要大量土地,焚烧成本太高,污泥农用容易造成农产品安全风险等,不利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生态治理理念的进步,现阶段的许多污水处理厂都有结合利用生态湿地技术进行尾水深度处理的流程,但很少有研究将湿地植物和污泥处理的方式结合起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尾水净化湿地中圆币草与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后续处理的难题,提供一种利用太平二号蚯蚓同步处理圆币草与脱水污泥混合物的方法,从而实现对污水处理后续工艺中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为解决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1)养殖床准备
铺垫高度为15cm的脱水污泥作为养殖床,用生石灰调节养殖床的pH为6.5;以15厘米宽为间隔对养殖床起垄,垄高10厘米,以两垄之间的垄沟作为太平二号蚯蚓的投放位;养殖床在自然状态下放置三天,使过量的水分渗出;
(2)引种太平二号蚯蚓
养殖床放置至三天后,将太平二号蚯蚓引种于所述垄沟中,引种量为0.5~1千克/平米;在引种后第15天和第25天分别添加一次污泥,添加量为每次5cm厚;引种四十天后扒开表层污泥观察,有密集蚯蚓活动则表明太平二号引种成功,能进行后续的处理;
(3)圆币草与脱水污泥的处理
将脱水污泥与粉碎后的圆币草以7∶3体积比充分混匀后覆于养殖床上,厚度以养殖床+混合物整体高度为25cm;在处理过程中保持混合物湿润,如混合物表面出现结板则适当喷水;当混合物表层被颗粒状蚯蚓粪所覆盖时,表明混合物已处理完全。
本发明中,还包括混合物处理后每三个月一次的蚓粪分离:蚓粪分离时应根据蚯蚓避光性的特点,用强光照射使蚯蚓进入深层;然后用刮板将处理后的蚓粪从表层刮离,每次蚓粪的收集厚度不超过10厘米。
本发明中,所述养殖床设置于温室大棚中,温室大棚四周布置排水沟,排水沟宽10cm,深25cm;温室大棚内温度控制在15~30oC,湿度保持在50%。
本发明中,所述脱水污泥的含水量小于85%。
本发明中,所述粉碎后的圆币草尺寸小于2c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33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折叠便携式现场安全提示牌
- 下一篇:选矿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