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形轨道的固定装置及其调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72746.9 | 申请日: | 2012-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47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顾翠云;武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7/08 | 分类号: | B66C7/08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杨耀田 |
地址: | 030024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形 轨道 固定 装置 及其 调整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起重机械,特别涉及一种核电站用环形起重机的环形轨道。
背景技术
核电站环形起重机在完成核电站安装阶段的服役后,在核电站运行前需要对核岛厂房做预应力和压力试验。在做预应力时,厂房的半径会缩小10~15mm;在做压力试验时,厂房半径会增大10~20mm。另外,在核电站运行过程中,由于厂房混凝土的蠕变以及事故状态下厂房的变化等因素,厂房的半径都会发生变化。固定在厂房承轨梁上的环形轨道的半径也将随着厂房半径的变化而变化。为了保证起重机的良好运行,并达到一定的定位精度,必须对环形轨道的半径,以及环形轨道的中心与厂房中心的重合度进行调整,需要在半径方向上调整量约为20~30mm。
现有核电站环形起重机的环形轨道和环形承轨梁之间的固定方法有两种。方法之一如图4所示:轨道的截面为矩形,轨道1直接焊接在承轨梁7上,轨道和承轨梁形成一体。若干段环形轨道和承轨梁组成一个环形,环形轨道的直径公差、椭圆度公差、轨顶平面度靠制造厂加工保证,轨道和承轨梁之间相对固定。方法之二如图5所示:若干段起重机专用轨道1(工字型轨道)用常规轨道压板2固定在环形承轨梁7上平面。虽然轨道相对于环形承轨梁可以移动,但环形轨道的半径调整量很小,一般为2~4mm,满足不了所需要的调整量。
现有技术的这两种环形轨道的固定方法,其环形轨道的径向调整是靠调整承轨梁7与厂房(支撑牛腿8)之间的相对位置实现的。现有技术只适合于承轨梁7与厂房(支撑牛腿8)采用螺栓9连接,并且位置可以相对移动的情况,不适用于环形承轨梁7与厂房(支撑牛腿8)之间的位置相对固定的场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环形轨道的固定装置及其调整方法,解决现有核电站环形起重机环形轨道和环形承轨梁之间的固定方法调整量很小,不适用于环形承轨梁与厂房之间位置相对固定场合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环形轨道的固定装置,包括:由若干段轨道组成的环形轨道、轨道压板、螺栓组件、环形承轨梁,环形轨道用轨道压板、螺栓组件与环形承轨梁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轨道与所述环形承轨梁之间垫有若干轨道垫板,每块所述轨道垫板中部开有安装槽,每块所述轨道垫板两端设有在轨道半径方向上为长圆形的螺栓孔;所述安装槽的宽度尺寸a比环形轨道的宽度尺寸b大20~40mm;所述环形轨道放置在所述安装槽的中心,在所述安装槽内、环形轨道两侧的间隙处,放置一组调整板和一块楔形板。
一种所述环形轨道固定装置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方法之一是使环形轨道1的直径增大,其步骤如下:
1、将环形轨道外侧的调整板移到环形轨道的内侧;
2、沿圆周切线方向移动楔形板的位置,使环形轨道相对于轨道垫板向外移动,环形轨道的直径增大;
3、如果步骤1、2移动量仍达不到要求,可利用轨道垫板两端长圆形的螺栓孔,通过向外侧移动轨道垫板,使环形轨道的直径再增大;
4、在轨道垫板两端长圆形的螺栓孔内用螺栓连接定位。
所述调整方法之二是使环形轨道1的直径减小,其步骤如下:
1、将环形轨道内侧的调整板移到环形轨道的外侧;
2、沿圆周切线方向移动楔形板的位置,使环形轨道相对于轨道垫板向内移动,环形轨道的直径减小;
3、如果步骤1、2移动量仍达不到要求,可利用轨道垫板两端长圆形的螺栓孔,通过向内侧移动轨道垫板,使环形轨道的直径再减小;
4、在轨道垫板两端长圆形的螺栓孔内用螺栓连接定位。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当环形承轨梁相对于厂房的径向不能移动的情况下,用本发明的装置靠环形轨道本身相对于环形承轨梁在径向上的移动,来调整环形轨道的直径公差、椭圆度公差以及环行轨道中心与厂房中心的重合度,使其达到要求值,以适应因为预应力、压力试验以及混凝土蠕变带来的厂房直径的变化。满足了核电站环形起重机环形轨道半径相对于厂房的调整量要求,并且使环形起重机达到一定的定位精度,从而确保核电站环形起重机处于最佳运行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采用本发明固定装置的环形轨道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环形轨道固定装置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现有技术环形轨道与承轨梁焊接连接示意图;
图5是现有技术环形轨道用普通压板固定在承轨梁上的连接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27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层状磷酸亚铁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药酒的制作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