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汽车的臭氧转化传感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272415.5 | 申请日: | 2012-08-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45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 发明(设计)人: | S.H.维特科普;C.H.金;B.T.黑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7/00 | 分类号: | G01N27/00;G01N27/26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陶梅 |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汽车 臭氧 转化 传感器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专利申请要求于2011年8月2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第61/514,301号的权益。上述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以参考的方式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专利申请涉及车辆冷却系统中的臭氧转化。
背景技术
本文提供的背景技术描述仅仅为了从总体上介绍本发明的背景。当前署名的发明人的工作——以在此背景技术部分中所描述的为限——以及在提交时否则可能不构成现有技术的该描述的各方面,既不明示地也不默示地被承认为是针对本发明的现有技术。
空气/燃料混合物在车辆内燃发动机中的燃烧产生热量。发动机的冷却是一个循环过程。凉的发动机冷却剂吸收来自发动机的热量,而(经加温的)发动机冷却剂被循环到散热器。散热器促进由发动机冷却剂向流经散热器的空气的热传递。(经冷却的)发动机冷却剂从散热器循环回到发动机,用以吸收更多的来自发动机的热量并冷却发动机。
当否则很少的空气会流经散热器时,也可以应用冷却风扇来提供流经散热器的空气流。仅仅是举例,当车速为低速时或者当空气动力学百叶窗(shutter)打开且流经散热器的空气流量较低时,可以启动冷却风扇以提供流经散热器的空气流。
散热器或者另一种热交换结构可以应用一个或多个特征,来减小流入车辆发动机舱的空气中的地面臭氧量。例如,可以用将空气中的臭氧转化成氧气的催化剂(例如,将两个O3分子转化成三个O2分子)涂覆散热器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仅仅是举例,催化剂可包括PremAir涂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系统,其包括第一臭氧传感器,所述第一臭氧传感器生成显示流入散热器的空气中的臭氧的第一量的第一传感器信号。第二臭氧传感器生成显示流出散热器的空气中的臭氧的第二量的第二传感器信号。控制模块接收第一传感器信号和第二传感器信号并基于第一传感器信号和第二传感器信号来确定臭氧转化率。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方法,该方法包括:利用第一臭氧传感器生成显示流入散热器的空气中的臭氧的第一量的第一传感器信号;利用第二臭氧传感器生成显示流出散热器的空气中的臭氧的第二量的第二传感器信号;接收第一传感器信号和第二传感器信号;以及基于第一传感器信号和第二传感器信号来确定臭氧转化率。
本发明还涉及以下技术方案。
方案1. 一种用于车辆的系统,所述车辆包括:
第一臭氧传感器,所述第一臭氧传感器生成显示流入散热器的空气中的臭氧的第一量的第一传感器信号;
第二臭氧传感器,所述第二臭氧传感器生成显示流出所述散热器的空气中的臭氧的第二量的第二传感器信号;以及
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接收所述第一传感器信号和所述第二传感器信号并基于所述第一传感器信号和所述第二传感器信号来确定臭氧转化率。
方案2. 如方案1所述的系统,其中,用将臭氧转化成氧气的催化剂涂覆所述散热器的表面,并且其中,所述臭氧转化率对应于所述催化剂的臭氧转化率。
方案3. 如方案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控制模块基于所述臭氧转化率来诊断所述催化剂将臭氧转化成氧气的能力。
方案4. 如方案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控制模块基于所述臭氧转化率来诊断所述第一臭氧传感器和所述第二臭氧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
方案5. 如方案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臭氧传感器和所述第二臭氧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是加热金属氧化物半导体(HMOS)传感器。
方案6. 如方案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臭氧传感器和所述第二臭氧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是电化学传感器。
方案7. 如方案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臭氧传感器和所述第二臭氧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装入接地金属外壳内。
方案8. 如方案7所述的系统,其中,在所述接地金属外壳内用密封剂至少部分地涂覆所述第一臭氧传感器和所述第二臭氧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
方案9. 如方案7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接地金属外壳包括至少一个允许空气进入所述接地金属外壳内的开口。
方案10. 如方案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臭氧传感器位于所述散热器的上游并且所述第二臭氧传感器位于所述散热器的下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24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稳定的配电柜用电气开关安装组件
- 下一篇:一种带温度检测提示的电气柜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