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及其作为杀菌剂的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72124.6 | 申请日: | 2012-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0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康卓;张静;周继中;关爱莹;王军锋;徐英;李淼;刘长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中化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75/03 | 分类号: | C07D275/03;C07D417/12;A01N43/80;A01P3/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周秀梅;何薇 |
地址: | 10003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噻唑 酮类 化合物 及其 作为 杀菌剂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农用杀菌剂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及其作为杀菌剂的用途。
背景技术
异噻唑啉酮在工业上被广泛应用,主要用作防腐剂。
美国Rohm&Hass公司在专利US3761488A中公开了结构如下的化合物A、化合物B及化合物C,主要应用于水资源的杀菌、灭藻,涂料、燃料、制革、润滑油及化妆品等领域的防腐剂以及肥皂添加剂、卫生洗涤剂等,还可作为杀菌剂、杀虫剂在农业领域中使用;作为杀虫剂,化合物A、B、C可有效防治线虫、螨虫、昆虫如甲虫、蚜虫等。此外,专利EP0174086A1中报道了化合物B还具有防治白蚁的功效。
化合物A 化合物B 化合物C。
Chemical Research in Toxicology(2003),16(5),627-636公开了结构如下化合物D,但没有任何生物活性报道。
化合物D。
专利EP1223171A1中涉及如下通式化合物用于控制微生物如细菌、真菌、藻类和酵母菌的生长。
(其中X=R1S-或R1O-)。
虽然该专利中X选自R1S-或R1O-,但是没有公开X=R1O-时的具体化合物。
现有技术中所公开的化合物虽与本发明化合物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如本发明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它可用于农业和其它领域中制备防治病菌的药物。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如通式I所示:
式中:
R1选自氢、C1-C8烷基、卤代C1-C8烷基或C3-C8环烷基;
R2选自氢、卤素、氰基、羧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基或C1-C6烷氧基羰基;
R3选自C1-C3烷基、卤代C1-C3烷基、C1-C3烷氧基C1-C3烷基、未取代的或被1-5个R4取代的如下基团:芳基、芳基C1-C3烷基、芳氧基C1-C3烷基、杂芳基、杂芳基C1-C3烷基或杂芳基氧基C1-C3烷基;且当取代基的个数大于1时,R4可相同或不同;
但是,当R1选自甲基、R2选自氢时,R3不选自苯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中化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中化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21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