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痹证的中药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70828.X | 申请日: | 2012-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42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林红丽;李厚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红丽 |
主分类号: | A61K36/732 | 分类号: | A61K36/732;A61P29/00;A61K35/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3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痹证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统草药的未确定结构的医用配制品,尤其是一种治疗痹证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痹证是指风、寒、湿、热、等邪侵入人体,致使气血凝滞,经络痹阻,表现以肌肉、关节、筋骨等处疼痛、酸楚、麻木、重着、灼热、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变形为主的病证。现化医学对痹证只能对症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不理想,不能去除根本。
中医治疗痹证效果好。
中医认为痹证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正气不足,感受风、寒、湿、热之邪所致。素体虚弱,正气不足,腠理不密,卫外不固,是引起痹证的内在因素。外因是其易受外邪侵袭,且在感受风、寒、湿、热之邪后,易使肌肉、关节、经络痹阻而形成痹证。
根据中医理论,针对痹证的发病机理,进行辩证配伍组方,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西药治疗痹证效果不理想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配制方便、药源广、成本低、疗效显著、作用可靠、无副作用的治疗气痹证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痹证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忍冬藤10~40份、附子5~20份、茯苓10~30份、泽兰5~25份、甘草3~10份、独活5~20份、防己5~20份、木瓜5~25份、鸡血藤10~30份、草乌3~10份、川乌3~10份、乌蛇5~20份、细辛2~8份、车前子10~40份、秦艽5~25份、当归5~25份、川牛膝5~25份。
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痹证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忍冬藤30份、附子10份、茯苓20份、泽兰15份、甘草6份、独活10份、防己12份、木瓜15份、鸡血藤20份、草乌6份、川乌6份、乌蛇12份、细辛3份、车前子30份、秦艽15份、当归15份、川牛膝15份。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精选药物组方。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精选药物组方。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忍冬藤具有清热解毒、疏风通络的功效;附子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的功效;茯苓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效;泽兰具有活血化瘀、行水消肿的功效;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调和诸药的功效;独活具有祛风胜湿、散寒止痛的功效;防己具有利水消肿、祛风止痛的功效;木瓜具有平肝舒筋、和胃化湿的功效;鸡血藤具有补血活血、舒经通络的功效;草乌具有搜风胜湿、散寒止痛、开痰消肿的功效;川乌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的功效;乌蛇具有祛风湿、通经络的功效;细辛具有解表散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通窍的功效;车前子利水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热化痰的功效 ;秦艽具有袪风湿、舒筋络、清虚热的功效;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川牛膝具有逐瘀通经、通利关节、利尿通淋的功效。本发明组合物中的药物组分经辩证配伍,在作用上相辅相成,具有协同作用,共奏清热散寒、祛风止痛、补脾益气、养肝和胃、活血通络的功效,在调补人体正气的同时去除风寒湿热之邪,从而达到治疗痹证的目的。
本发明组合物的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其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其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各种组分药物采用水煎服用。经临床应用验证,其疗效显著,作用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有效率达95%,治愈率达6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治疗痹证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忍冬藤30g、附子10g、茯苓20g、泽兰15g、甘草6g、独活10g、防己12g、木瓜15g、鸡血藤20g、草乌6g、川乌6g、乌蛇12g、细辛3g、车前子30g、秦艽15g、当归15g、川牛膝15g。
实施例2
一种治疗痹证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忍冬藤20g、附子15g、茯苓30g、泽兰5g、甘草10g、独活15g、防己5g、木瓜20g、鸡血藤15g、草乌5g、川乌10g、乌蛇10g、细辛5g、车前子40g、秦艽20g、当归10g、川牛膝25g。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红丽,未经林红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08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检漏系统
- 下一篇:一种管材检漏封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