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团体入场检票系统和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210270100.7 | 申请日: | 2012-07-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198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 发明(设计)人: | 郁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郁晓东 |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G07B1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08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团体 入场 检票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控制领域,尤其涉及电子票务领域。
背景技术
1. 市场背景
电子票务广泛地运用在交通旅游事业,通过自动闸机来处理电子票,自动管理游客/乘客入场,降低了检票成本,增加了入场效率。
2. 目前问题
当前中国的旅游业中,由于旅游习惯,团体游客占相当比重。然而自动闸机处理只能按照单个游客单位处理,对于团体游客,自动闸机的处理效率低下,入场速度处理速度并不理想。
领队导游,在讲解服务同时,还需要负责购票、管理电子票、分发电子入场券并且清点人数,效率反而不如从前,因此,由导游领队的团体游客时,许多景区在实际运营中,各入口对团体游客仍旧多采用人工处理方式。
3. 现有研究和问题解决途径
团体入场管理在电子票务的检票闸机领域属于空白。
而团体游客通常有具有以下特征,
1. 专业导游带领,
2. 专业导游通常由法人资格的旅游代理店管理,
3. 具有法人资格的旅游代理店具有一定的商业信用,和旅游交通事业者具有商业合作关系。
因此,一种由导游领队参与的专门处理团队游客的闸机,将提高团队游客入场检票的效率。
同时,基于商业合作的相互信任关系,一种自动处理代理店信用的后支付方式,通过系统,自动处理团体电子票,将会更有效率地提高团体游客的旅游效率,把领队的导游从管理票务的工作解脱出来。
3. 发明目标
综上所述,为满足市场需要,本发明的目标如下:
1. 一种自动处理团体游客检票闸机;
2. 通过自动检票闸机,提供更加便利的支付方式,给具有互相信任关系的团体游客;
发明内容
通过处理团体入场的闸机,来实现高效率的团队入场管理处理。
本发明的目的是,实现一个处理团体游客入场的闸机装置;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对有信赖关系的团体客代理人进行信用管理,实现后付费(Postpaid)的支付方式。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对没有信赖关系的团体客代理人实现先付费(Prepaid)后如场的支付方式。
本发明的进步性在于,
1. 以自动方式处理团体游客入场,减少入场检票时间,加快客流入场速度;
2. 提供先、后两种支付方式,减少支付、排队所要时间,提高入场效率;
3. 提供服务提供商和旅游代理商之间的CRM;
附图说明
图1系统概要图
图2实施方案1自动检票闸机的逻辑结构图(双读卡器构成)
图3实施方案1自动检票闸机的物理结构图(双读卡器构成)
图4实施方案2自动检票闸机的逻辑结构略(单卡器配合显示器构成)
图5实施方案2自动检票闸机的物理结构图(单读卡器配合显示器构成)
图6入场处理序列图
图7后支付处理序列图
图8先支付入场处理序列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 1 系统概要图
如图所示,系统由下列单元组成
1.电子票媒体(1),用于识别团体用户;
2.自动闸机(2),用于处理入场控制;
3.服务器(3),用于监控入场,并记录入场记录;
所述电子票媒体前有,磁卡、RF/ID、IC卡、NFC规格以及其他规格的非接触卡、条形码、指纹、脸部识别等各种方法。所述方法的共同点是具有一种基于电子计算的识别方法。
所述自动闸机,由以下单元构成
1. CPU、I/O装置(21):用于计算管理自动闸机,并和外部终端连接;
2. 读/写卡器(22):用于读写IC卡,磁卡、RF/ID、IC卡、NFC规格以及其他规格的非接触卡、条形码、指纹、脸部识别等信息,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最普遍的NFC规格的非接触IC卡为例,其原理和其他方式相同;
3. 通过控制单元(23):用以检测入场,并计算入场人数;
4. 闸门(24): 物理控制用户入场装置;
所述服务器,由下列单元构成
1.CPU、I/O(31) : 用于数据计算,数据传送
2.存储(32): 用于暂存数据,
3.DB(4): 用于数据永久保存,部署方法可以是在服务器中,也可以处于独立服务器的数据库中。
图 2 实施方案1自动检票闸机的逻辑结构图(双读卡器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郁晓东,未经郁晓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01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