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后视倒车辅助系统和形成后视障碍图像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268938.2 申请日: 2012-07-31
公开(公告)号: CN102774325A 公开(公告)日: 2012-11-14
发明(设计)人: 王拓;胥博;唐家兴;陈雅迪;华莉琴 申请(专利权)人: 西安交通大学
主分类号: B60R1/00 分类号: B60R1/00;G06K9/00;G06K9/60;G01C3/00
代理公司: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代理人: 田洲
地址: 710049 ***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倒车 辅助 系统 形成 障碍 图像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后视倒车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视频采集器、图像同步处理器、DSP处理器、逻辑控制器、存储模块、输出帧缓存、视频解码器和视频显示器;视频采集器、图像同步处理器、DSP处理器、输出帧缓存、视频解码器和视频显示器依次连接,逻辑控制器连接图像同步处理器、DSP处理器、输出帧缓存和视频解码器;其中视频采集器包括两个针孔摄像头,平行固定安装在车后外表面两侧,且两个摄像头成像有部分重合;所述存储模块包括闪存和内存,所述闪存和内存分别与DSP处理器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视倒车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逻辑控制器连接有音频报警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后视倒车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视频采集器的两个针孔摄像头各采集到一帧图像,经过图像同步处理器同步后储存到内存中,DSP处理器对两个摄像头采集的两帧图像分割、测距后并进行融合处理,将处理结果对应的像素点发送到输出帧缓存后,两个摄像头开始采集新的一帧图像,如此循环;由逻辑控制器产生输出帧缓存的时序信号将输出缓存中所存储的内容传输到视频编码器中,转换成视频信号,由视频线传输到视频显示器显示出后视障碍物图像,与此同时,DSP处理器将获得的各个障碍目标的距离与系统设定的安全距离阈值对比,若小于该阈值,则逻辑控制器驱动音频报警器报警。

4.一种形成后视障碍图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车后两侧外表面平行固定安装的两个针孔摄像头各采集到一帧图像,经过图像同步处理器同步后储存到内存中,DSP处理器对两个摄像头采集的两帧图像依次进行分割、测距和融合处理,将处理结果对应的像素点发送到输出帧缓存;逻辑控制器产生输出帧缓存的时序信号将输出缓存中所存储的内容传输到视频编码器中,转换成视频信号,由视频线传输到视频显示器显示出后视障碍物图像,与此同时,DSP处理器将获得的各个障碍目标的距离与系统设定的阈值Tr对比,若小于该阈值,则逻辑控制器驱动音频报警器报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形成后视障碍图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DSP处理器对两个摄像头各采集的一帧图像分割的方法依次包括:预处理、自适应FCM分割和分割后处理;

预处理包括背景建模和前景提取;背景建模时,首先进行模型的初始化,对每个像素点设置下列参数,聚类中心c,亮度畸变半径ΔI和颜色畸变半径ΔC,子类权重ω,最大子类数M;接下来,取视频图像序列第一帧作为初始背景模型,并将该帧中每个像素位置的颜色特征向量v作为其第一个聚类中心c1,同时设置该类的权重ω1=1;

随后,对采集到的连续两帧图像ft,ft+1进行帧间差分,即:ft-ft+1,得到其中的不变区域vt+1,也就是不包含运动目标的背景部分;对上述不变区域中的每个像素,计算当前像素特征向量和已存在聚类中心的畸变差异D,并选取其中的最小值Dmin以及所对应的子类编号K;

如果Dmin满足(1)和(2)组成的聚类准则,

brightness(Ii,Ik)=ΔI≤ΔI    (1)

colordist(xi,ck)=ΔC≤ΔC    (2)

表明当前像素属于子类k,那么按照下式对子类的参数进行更新:

ck,t+1(x,y)=(1-α1)ck,t(x,y)+α1vt+1(x,y)    (3)

ωk,t+1=(1-α1k,t1                   (4)

式中:

ck,t+1(x,y)——像素(x,y)处第k个子类更新后的聚类中心;

ck,t(x,y)——像素(x,y)处第k个子类更新前的聚类中心;

α1——学习速率;

ωk,t+1——第k个子类更新后的权重;

ωk,t——第k个子类更新前的权重;

如果Dmin不满足式(1)和(2)组成的聚类准则,表明当前像素不属于任何一个已存在的子类,则比较max(k)和M的大小,最后,对每个像素位置,根据权重ω对已存在的子类由大到小进行排序,并按照下式选择符合条件的前N个子类作为背景模型的合理描述:

N=argminn(ΣK=1nωk>Tn)---(5)]]>

此后,重复上述过程,对建立的背景模型进行不断更新,以提高模型的准确度,满足时刻变化的交通场景需求;经过以上建模更新得到了背景模型g(i,j),原始帧的灰度图像为f(i,j),背景差分即||f(i,j)-g(i,j)||>T时,认为当前图像中出现了部分与背景模型g(i,j)偏差较大的像素点,即表示前景;T为阈值,阈值T通过如下步骤确定:

1)计算图像的直方图统计结果,得到灰度值为k的频率PHS(k)为PHS(k)=1m×nΣf(i,j)=k1;]]>

2)计算图像的灰度均值μT

3)计算灰度类均值μ(s)和类直方图之和w(s)分别为w(s)=Σk=0sPHS(k);]]>

4)计算类分离指标σB

最后求出使得σB达到最大值的s,则阈值T=s;

所述自适应FCM分割是对预处理后的图像,选取PBM-index评价指数先验决定聚类数目,然后利用FCM算法进行分割;其中PBM-index的定义如下:

PBM(K)=(1K×E1EK×DK)2---(6)]]>

其中K为当前估计的聚类数目,且有:

EK=ΣK=1KEk---(7)]]>

Ek=Σj=1nukj||xj-zk||---(8)]]>

Dk=maxi,j=1k||zi-zj||---(9)]]>

Xj为第j个数据元素,Zk为第k个数据中心的位置,Dk表征各聚类中心间距离之和;按照k=2到k=Tm迭代执行,记录使得PBM-index最大的相应k值,即为估计得到的先验聚类数目;接下来执行FCM聚类算法,求出各个聚类的聚类中心与半径,并将半径内的数据元素即像素点全部置为聚类中心的灰度值;

所述分割后处理,首先定义窗口在窗口范围内进行区域融合,然后对其结果进行形态学上的闭运算处理;以下两种操作作为区域融合的关键性步骤:

Operation1:初始区域确定;以像素点xij为中心的范围内,找出所有互不连通的前景类c1,...,cn,统计其像素数目l1,...,ln

Operation2:判断是否应当合并;对于两类ci与cj,判断是否满足若满足,则将两类合并,将窗体中心相邻点的灰度值置为ci与cj的平均值;其中Si为当前所处理的前景类Ci的边缘长度,min(li,lj)为li和lj的最小值,先验阈值T0取0.78;

区域融合的形式化步骤为:

STEP1:判断当前像素点是否为背景类,是转STEP2,否则转STEP4;

STEP2:以当前像素点为中心执行Operation1运算;

STEP3:对于中的类两两执行Operation2运算,然后转STEP4;

STEP4:取下一像素点,转STEP1继续执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893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