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调节方向通风帽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68469.4 | 申请日: | 2012-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34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钱华;郑晓红;梁文清;南旭;张宏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7/04 | 分类号: | F24F7/0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9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方向 通风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建筑的自动通风节能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自调节方向的通风帽。
背景技术
目前的建筑通风装置主要是由电源驱动的,在使用电源驱动的情况下,会消耗大量电能,对环境也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近年来也发展了无需动力的通风帽,但它无法实现同时进风和排风的目的,对建筑节能的作用有限。通过检索发现,中国实用新型专利:风动储能保温除湿双向通风帽,专利号:ZL200920071880.6,该专利涉及一种通风装置,它包括,排风管、进风管、热交换箱、轴承,所述部件依次连接为一个整体,该装置可以自动的根据风的方向来改变通风口的方向,无需动力,可以实现同时的通风和排风且不需要消耗能源,但仅仅靠着来风在排风管形成负压来驱动排风的排放,不适合无风的天气,尤其是炎热无风的正午,而且,该进风管和排风管距离较近,使进风管的空气很容易受到排风管空气的影响,无法保证进风的空气质量,当室外风速很大时,该发明专利也无法控制进风管进风的大小,室内环境的舒适性不高。通过检索发现,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0510111517.9:风能和太阳能联合驱动多功能自然通风装置。该装置风能的利用方式是利用风驱动风叶通过圆锥齿轮滑箱带动排风管内风机叶片从而排风,太阳能是利用太阳能发电驱动排风管内风机叶片。该专利不是直接利用自然通风风压和热压,由于涉及能量转换,导致转换效率低,初投资大。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需要消耗能源就能有效的通风换气,并且保证进风的空气质量、控制进风量的大小、更好的满足室内舒适度的自调节方向的通风帽。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自调节方向的通风帽,是通过自然风压和太阳能集热蓄热材料加强的空气热压来实现室内通风和排风,并且利用进风和排风的温度差进行热交换实现排风的能量回收利用。
本发明的自调节方向通风帽,包括排风管、进风管、轴承座、安装在轴承座上侧的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第二轴承设置在第一轴承内侧并与之同轴,排风管的竖直排风段与第一轴承连接,进风管的竖直进风段位于排风管内并与第二轴承连接,轴承座上设置有连通上下两侧的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第二轴承的中轴上设置有轴向的内孔,排风管通过第一通气孔与轴承座下侧连通,进风管依次通过内孔和第二通气孔与轴承座下侧连通。
排风管由竖直排风段、过渡排风段和水平排风段依次连接组成,水平排风段外部上侧设置有风帽,竖直排风段和过渡排风段的内壁上均设置有沿周向均匀分布的肋片,在竖直排风段和过渡排风段的外表面敷设有太阳能集热蓄热材料,进风管由竖直进风段、过渡进风段和水平进风段依次连接组成,水平进风段穿过竖直排风段,水平进风段的进风口与水平排风段的出风口相背设置。
优选的,水平进风段的管内设置有挡板,挡板通过与水平进风段轴心垂直的转轴活动连接在水平进风段内侧,挡板与水平进风段内侧管壁之间还连接有弹簧,挡板在无风时放倒,在有风时随风力增大而逐渐竖起。
优选的,轴承座下侧设置有全热交换器,全热交换器的风口正对竖直排风段的进风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84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线束机
- 下一篇:楼层高效综合节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