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方管打孔治具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68064.0 | 申请日: | 2012-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478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黄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柏德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43/00 | 分类号: | B21D43/00;B23Q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刘述生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治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方管打孔治具。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方便运输和节省空间,会将一些支架的框边设置成一定长度来方便运输和堆放,需要使用这些支架时,再将这些框边进行组装,框边组装时,一般采用带有方孔和圆孔的方管进行框边之间的连接,传统的方管打孔一般采用纯人工操作的模式,即操作人员在要打孔的方管上通过划线标示出要打孔的位置和孔的大小,然后人工操作进行打孔,由于要在方管上同时打方孔和圆孔,人工操作打孔时,方孔和圆孔的打孔位置经常存在一定的误差,使得方管报废率较高,打孔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打孔效率高的方管打孔治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方管打孔治具,包括:方形壳体;所述方形壳体上面板中心处设有一个通孔;所述上面板两侧延伸有垂直于所述上面板的左、右两个侧板;所述左、右两个侧板上皆设有一个方形通孔。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上面板中心处下方设有一个圆环形凸台。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左、右两个侧板下方皆设有一个垂直于所述侧板的底板。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两个底板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所述通孔的直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方管打孔治具,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提高了打孔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方管打孔治具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上面板,11、通孔,2、左侧板,21、左底板,3、右侧板,31、右底板,4、方形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一种方管打孔治具,包括:方形壳体,方形壳体上面板1中心处设有一个通孔11,上面板1中心处下方设有一个圆环形凸台(附图中未标注),上面板1两侧延伸有垂直于上面板1的左侧板2和右侧板3,左侧板2和右侧板3两个侧板上皆设有一个方形通孔4,左侧板2下方设有一个垂直于左侧板2的左底板21,右侧板3下方设有一个垂直于右侧板3的右底板31,左底板21和右底板31之间的距离大于通孔11的直径。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方管打孔治具,工作时只要将方管插套在方形壳体内,即将方管抵压在圆环形凸台、左侧板2、右侧板3、左底板21和右底板31围成的壳体内,壳体将方管牢牢固定,此时,通过通孔11和方形通孔4对方管进行打孔作业,打孔位置固定,减少了方孔和圆孔位置的误差,提高了打孔效率。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方管打孔治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提高了方管的打孔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柏德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柏德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80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卫星专用多功能组合吊具
- 下一篇:双螺旋辊式磨浆机的喂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