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包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67949.9 | 申请日: | 2012-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19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马根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伦琴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F3/04 | 分类号: | A45F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活用品领域,特别地,是涉及一种背包。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的旅行包或者书包,都采用双肩背带结构,大致如图1所示,两条背带2固定于背包1两侧,分别独立,背带2上还设有用于调节背带长度的调节扣20。对于该种背带,在背负背包时,背带与人体肩膀的位置状态如图2所示意,背带2与肩膀4的轴线(虚线所示)大致呈垂直关系,如此,背带2不仅与肩膀4间的接触面积较小,使肩膀4局部承受压强较大;并且,由于背带2横跨肩井所在部位,将给肩井造成长时间集中压迫;因此,该种背带2对于人体肩部造成的负担是十分巨大的。
另一方面,该种背包由于背带是固定式的,因此,在攀爬等状况下,背包的位置不能适应性地调整到平稳位置,使得整个人体—背包系统的重心不能随攀爬动作自动调节至稳定状态,如此,极不适合户外旅行、探索运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包,该种背包不仅可以有效降低肩膀局部负担,并且,可以在运动过程中,自动适应人体姿态,调节至重心较稳的位置状态,以便于人体运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背包包括包体、背带;所述背带的两端对称固定于所述背包背面的底部两侧;所述包体的背面中央上部连接一个滑套,所述背带穿过所述滑套。
作为优选,所述背带在所述滑套两侧各设一个用于调节背带总长度的调节扣。
作为优选,所述滑套包括一个与所述包体的背面上方相固定的滑座、一个通过转轴与所述滑座枢接的转盘,所述转盘的盘面朝向人体背部;所述转盘侧面开设有侧向贯穿转盘的、与所述背带相配合的滑孔。
作为上述优选方式的进一步改进,用于枢接所述滑座与转盘的转轴为柔性轴,可由橡胶体构成,以适应各种不同的位置变化。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用户背负该背包时,由于背带在包体上方为非固定式结构,并从包体的背面中央上部的滑套内穿出,因此,背带的上方相当于斜向发源于所述滑套,从而使背带与肩膀的轴线之间斜向接触,由此,增加了肩膀与背带之间的接触面积,并且有效缓解了肩井处的局部压力,使得背负者更为轻松;另外,由于所述背带可以通过所述滑套左右迁移,因此,在野外攀爬等运动中,背包可以在重力作用下适应性地自动调整到平稳位置,使得整个人体—背包系统的重心处于相对平稳的状态,以提高人体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普通背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普通背包在使用状态下,背带与人体肩膀之间的位置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实施例在使用状态下,背带与人体肩膀之间的位置示意图。
图5是图3实施例在人体攀爬状态下,背带的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滑套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该背包包括包体1、背带2;所述背带2的两端对称固定于所述背包背面的底部两侧;所述包体1的背面中央上部连接一个滑套3,所述背带2穿过所述滑套3。
所述背带2在所述滑套3两侧各设一个用于调节背带2总长度的调节扣20,调节扣20结构为普通背带的通用结构,不再赘述。
所述滑套3的结构如图6所示,包括一个与所述包体的背面上方相固定的扁圆柱形滑座30、一个通过转轴3031与所述滑座30枢接的转盘31,所述转盘31的盘面朝向人体背部;所述转盘31侧面开设有侧向贯穿转盘31的、与所述背带2相配合的滑孔310;在此情况下,背带2单独向左右任意一侧倾斜时,所述转盘31将适应性转动,使得所述滑孔310的朝向与背带2一致,如此,可以有效消除背带2与滑套3之间的扭力,以利于背带2的自然倾斜,如图5所示,在人体向箭头方向伸出手臂攀岩时,整个背带2将向箭头方向倾斜,则在此情况下,所述转盘31将自动适应性旋转,使所述滑孔310的朝向与背带2抑制。
另外,为了使所述转盘31上的滑孔310朝向更为灵活多变,以适应各种复杂运动状态,用于枢接所述滑座30与转盘31的转轴3031为可以采用柔性轴,可由橡胶体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伦琴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伦琴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79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强无磁耐磨钢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IC卡封装专用热熔胶带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