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傅立叶红外光谱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267240.9 | 申请日: | 2012-07-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93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 发明(设计)人: | 杜宇峰;陈奕扬;傅晓钦;周军;俞杰;翁燕波;徐能斌;许丹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环境监测中心 |
| 主分类号: | G01N21/35 | 分类号: | G01N21/35 |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天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19 | 代理人: | 张文忠 |
| 地址: | 31501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傅立叶 红外 光谱 检测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便携式傅立叶红外光谱检测装置,包括有傅立叶红外光谱仪(1),其特征是:所述的傅立叶红外光谱仪(1)连接有过滤器(6),所述的过滤器(6)与富集解析阱(2)相连接,所述的富集解析阱(2)包括有配合装配的吸附阱(5)、冷阱控制装置(3)及电加热装置(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傅立叶红外光谱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傅立叶红外光谱仪(1)包括有光谱仪进气接口(7)及光谱仪排气接口(8),所述的傅立叶红外光谱仪(1)通过光谱仪进气接口(7)与过滤器(6)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傅立叶红外光谱检测装置,其特征是:该检测装置包括有四通阀(9),所述的四通阀(9)包括有K1开口(10)、K2开口(11)、K3开口(12)、K4开口(13),K1开口(10)与排气管(18)连接,K2开口(11)与进气管(19)相连接,K3开口(12)通过第二连接管(15)与吸附阱(5)相连接,K4开口(13)通过第一连接管(14)与光谱仪排气接口(8)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傅立叶红外光谱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吸附阱(5)通过第三连接管(16)与过滤器(6)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傅立叶红外光谱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傅立叶红外光谱仪(1)通过第四连接管(17)连接有过滤器(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傅立叶红外光谱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吸附阱(5)与电加热装置(4)紧密贴合。
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傅立叶红外光谱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配制至少两种适当浓度梯度的标准工作气体;
步骤二、在吸附阱(5)中装填适当的吸附剂;
步骤三、通过便携式傅立叶红外光谱仪(1)内置泵采集一个梯度的标准工作气体通过吸附阱(5),在5℃至40℃下,吸附2min至15min进行富集;
步骤四、富集后的标准工作气体再经电加热装置(4)在200℃至450℃下加热解析后,通过便携式傅立叶红外光谱仪进行检测;
步骤五、对其它浓度梯度的标准工作气体重复步骤三和步骤四,得到各个浓度梯度检测数据后,建立仪器响应值-浓度标准曲线;
步骤六、通过便携式傅立叶红外光谱仪(1)内置泵采集待测气样通过吸附阱(5),在与步骤三相同的温度和时间下进行富集;
步骤七、富集后的待测气样再经电加热装置(4)在与步骤四相同的温度下加热解析后,通过便携式傅立叶红外光谱仪进行检测;
步骤八、根据步骤七所检测的待测气样数据,结合步骤五建立的仪器响应值至浓度标准曲线,得到待测气样的浓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傅立叶红外光谱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二中的吸附剂为TENAX吸附剂、活性炭吸附剂、分子筛吸附剂或是它们复合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环境监测中心,未经宁波市环境监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724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研磨垫磨损状况检测装置
- 下一篇:弹性布及其无溶剂贴合制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