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透射照明的红外和可见光组合光源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67012.1 | 申请日: | 2012-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595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刘南渤;张殿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夏视科图像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88 | 分类号: | G01N21/88;F21V19/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闫立德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透射 照明 红外 可见光 组合 光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用于透射照明的红外和可见光组合光源, 是一种用于带有红外防伪特征的印刷品上的红外、水印以及对印等防伪图案印刷缺陷检测的透射照明光源。
背景技术
对印刷纸张,包括各种印刷纸张、标签、不干胶覆膜材料的在线检测以找出其表面的划伤、气泡、溢胶等三维缺陷,目前的自动化检测设备是运用CCD成像技术对印刷纸张表面进行实时图像检测, CCD成像技术依靠LED光源及荧光灯光源照射印刷纸张表面后形成的被不同反射光被CCD相机捕获再由计算机进行缺陷处理的高科技新技术,它大大提高了标签检测的效率、减少了由于人工检测疲劳导致的漏检。但现有的LED光源及荧光灯光源组成的单色光源只有大尺寸和严重的划伤的印刷纸张表面才能在图像上有所表现才能被检测出来。而上述检测技术无法对尺寸较小的划伤及印刷纸张内部形成的特征进行检测。因此,对该类缺陷较多的标签经过检测设备检测之后
带有防伪特征的印刷品印刷质量在线检测系统目前仍沿用传统的CCD成像技术,但带有防伪特征的印刷品除纸张表面的损伤外,还包括对印刷纸张内部形成的特征缺陷进行检测,检测至少还包括印刷品透射水印、红外以及对印等防伪图案的检测。但对目前对印刷纸张内部形成的特征缺陷进行检测和尺寸较小的划伤,还需进行人工复查,从而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且人工复查的效果也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透射照明的红外和可见光组合光源,能对在线印刷的产品进行透射复合光源的照明,使CCD成像技术能对印刷纸张内部形成的特征缺陷和尺寸较小的划伤进行检测,提高检测的质量和效率。
为此,一种用于透射照明的红外和可见光组合光源,包括:
用于透射检测的照明光源包括两色光源,其中一光源为可见光源,另一光源为红外光源;
红外和可见光组合光源照射读取固定装置。
所述的红外光源为中心波长为850nm的近红外晶体灯组成长度为900毫米线型条状红外光源。所述的可见光源为LED晶体灯组成五路相隔一定间距的白光点可见光源。所述的可见光源为白光,由五个直径为15毫米LED晶体白光灯构成。所述的LED晶体白光灯呈间隔距离并排设置。所述的五个直径为15毫米LED晶体白光灯的光照明场与被测纸物宽度相适应。所述的组合光源同时位于在被检测纸物一侧, 可见光源的射入角与被检测纸物平面垂直, 红外光源的射入角与被检测纸物平面夹角为锐角。
所述的红外和可见光组合光源照射读取固定装置包括,
透射检测单元,用于采集由组合光源照射的被测纸物信息并将其传输至计算机检测处理单元处理,由30KHZ行频高速CCD相机构成, CCD相机位于组合光源照射的被测纸物的反面;
组合光源固定装置, 用于固定和移动组合光源, 该固定装置位于被检测纸物一侧的机体上,由安装底板、导轨、滑块、点光源安装座、点光源安装支架、安装支架所构成,安装底板固定在印刷机拉轴下端的机体上, 安装底板下端设导轨, 滑块滑配在导轨上, 点光源安装座通过点光源安装支架固定在滑块上, 白光点可见光源位于点光源安装座上, 红外光源通过安装支架固定在白光点可见光源的上端。
所述的CCD相机视频输出端通过导线与计算机检测处理单元的视频输入端连接。所述的CCD相机为线阵CCD相机。上述方法实现了本发明的目的。
本发明的优点是能对在线印刷的产品进行透射复合光源的照明,使CCD成像技术能对印刷纸张内部形成的特征缺陷和尺寸较小的划伤进行检测,提高检测的质量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组合光源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用于透射照明的红外和可见光组合光源,包括:
用于透射检测的照明光源包括两色光源,其中一光源为可见光源,另一光源为红外光源和红外和可见光组合光源照射读取固定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夏视科图像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华夏视科图像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70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访问历史的强制访问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岩体结构面冲击剪切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