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流纺纱装置、纺纱单元、纺纱机械及气流纺纱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66716.7 | 申请日: | 2012-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49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冈正毅;须佐见浩之;山本厚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1H1/115 | 分类号: | D01H1/115;D01H4/02;D01H4/50;D01H13/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夏斌;陈萍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流 纺纱 装置 单元 机械 方法 | ||
1.一种气流纺纱装置,通过捻回气流对纤维束进行纺纱而生成细纱,其特征在于,
具备:
喷嘴块,形成有捻回气流产生喷嘴,该捻回气流产生喷嘴向纺纱室内喷射纺纱用压缩空气,以便在上述纺纱室内产生上述捻回气流;
纺纱空气用流通配管,流通向上述捻回气流产生喷嘴供给的上述纺纱用压缩空气;以及
纺纱用转换阀,设置在上述纺纱空气用流通配管上,进行在上述纺纱空气用流通配管内流通的上述纺纱用压缩空气的流通及流通遮断的切换,
上述纺纱用转换阀和上述捻回气流产生喷嘴之间的上述纺纱空气用流通配管内的容积被设定为,通过上述流通遮断而切断的上述细纱的纱头的纤维束部长度成为第一长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纺纱用转换阀和上述捻回气流产生喷嘴之间的上述纺纱空气用流通配管内的上述容积为1500mm3以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流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纺纱用转换阀和上述捻回气流产生喷嘴之间的上述纺纱空气用流通配管为,配管内径为2mm以上、4mm以下,且配管长度为500mm以下。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气流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具备:
导入路,将上述纤维束导入上述纺纱室内;
导出路,将通过上述捻回气流而纺纱的上述细纱向上述纺纱室外导出;以及
送风喷嘴块,形成有向上述导入路及上述导出路之间喷射送风用压缩空气的送风喷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流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具备控制部,该控制部对上述送风用压缩空气从上述送风喷嘴的喷射进行控制,以便上述纤维束部长度成为比上述第一长度短的第二长度。
6.一种纺纱单元,其特征在于,具备:
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气流纺纱装置;以及
卷取装置,通过卷绕由上述气流纺纱装置所纺纱的细纱而形成卷装。
7.一种纺纱单元,其特征在于,
具备: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流纺纱装置;以及
卷取装置,通过卷绕由上述气流纺纱装置所纺纱的细纱而形成卷装,
上述控制部对上述送风用压缩空气从上述送风喷嘴的喷射进行控制,以便根据由上述卷取装置形成的上述卷装的直径来调节上述第二长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纺纱单元,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对上述送风用压缩空气从上述送风喷嘴的喷射进行控制,以便在上述卷装成为满卷的情况下,上述第二长度成为规定长度。
9.如权利要求6至8任一项所述的纺纱单元,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具备:
纱线捕捉装置,捕捉由上述卷取装置卷绕的上述细纱的纱头;以及
接头装置,进行由上述捕捉装置捕捉的上述细纱及从上述气流纺纱装置导出的上述细纱的接头。
10.一种纺纱机械,其特征在于,
具备多个如权利要求6至9任一项所述的纺纱单元。
11.一种气流纺纱方法,通过对纤维束喷射空气而对纤维束进行纺纱并生成细纱,其特征在于,
具备如下的控制步骤:对使作用于上述纤维束的上述空气的喷射停止的定时进行控制,对附着在上述细纱上的纤维束部的长度进行控制。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气流纺纱方法,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具备如下的设定步骤:对上述细纱的纱头上形成的上述纤维束部的长度进行设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村田机械株式会社,未经村田机械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671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的道路护栏
- 下一篇:混合动力车的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