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堵水调剖用凝胶性能检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66691.0 | 申请日: | 2012-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596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任晓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1N1/28 |
代理公司: | 西安西达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2 | 代理人: | 第五思军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堵水调剖用 凝胶 性能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田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堵水调剖用凝胶性能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调剖堵水技术是油田中后期采取的控水和提高采收率技术之一。然而对于低渗储层常采用凝胶类堵水体系,而这类体系配方的性能直接关系到堵水调剖的效果。正确的优选凝胶配方是目前该技术实施的关键。然而目前对凝胶的评价多采用定性的方法,已有的堵水凝胶测定方法主要有突破真空度法测定凝胶强度、玻璃棒法、目测法评价凝胶强度、落球法测定凝胶强度这些方法都属定性的方法,无法给出定量的凝胶的强度,突破压力等数据。目前通过仪器测定主要是通过流变仪,而这类仪器用于测定凝胶强度成本高,配样复杂,而且不能直观的观察凝胶受力时的变化、测定突破压力。目前唯一测定突破压力的方法就是岩心法,但岩心来源有限,用于凝胶配方优选是不现实的。所以目前没有一种仪器能够比较便宜、定量的测定堵水用凝胶的性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堵水调剖用凝胶性能检测方法,具有成本低、测试简易、测量参数较多和适宜推广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堵水调剖用凝胶性能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将承压可视测量管装入毛细管凝胶装置,毛细管凝胶装置的承压密封端将承压可视测量管紧固、密封;
二、将被测凝胶样品用针管注射到承压可视测量管中进行养护,成胶,并将毛细管凝胶装置放置恒温装置中,保持温度为20~150℃;
三、等毛细管凝胶装置中的凝胶养护好后用驱替法和观察法定量确定凝胶的性能,具体作法是:
1)在成胶后的凝胶中注入油溶红或亚甲基蓝作为驱替标志物;
2)将毛细管凝胶装置通过六通阀与加压泵相连,六通阀上设有精密压力表;
3)加压泵提供驱替压力,驱替毛细管凝胶装置中的凝胶,当驱替标志物油溶红浸入凝胶瞬间,读取精密压力表值0.001MPa~2MPa,即为该次测量值,也称突破压力,同时通过观察,读出凝胶变形的△L值0.01~1mm,用式(1)求出该凝胶的弹性模量,同时还可观察凝胶的韧性和稳定性;
式(1)
其中为凝胶拉伸变形,E为弹性模量或杨氏模量;F为施加的压力;S为毛细管的内横截面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本发明能够评价凝胶的指标参数有:1)凝胶的弹性模量;2)凝胶强度也称突破压力,本发明用给毛细管凝胶装置凝胶加压凝胶移动时的瞬间压力,即突破压力来反映凝胶的强度;3)能对凝胶韧性作出评价,在一定的驱替压力下,在显微镜下测取油溶红接触凝胶柱直至驱使凝胶表面变形最后浸入凝胶柱内部的时间,时间越长说明凝胶韧性越强,如果时间越短说明凝胶呈脆性;4)能对凝胶稳定性进行评价,凝胶的不稳定性主要就是凝胶萎缩,脱水,将已经成胶的凝胶连同毛细管装置放在一定温度下养护,隔一定时间测取凝胶的强度,并在显微镜下观察凝胶柱同承压玻璃管壁的接触情况;若凝胶强度变差,凝胶有一定萎缩说明凝胶的稳定性较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毛细管凝胶装置凝胶驱替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凝胶强度表征(即突破压力)与时间的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堵水调剖用凝胶性能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将承压可视测量管装入毛细管凝胶装置,毛细管凝胶装置的承压密封端将承压可视测量管紧固、密封;
二、将被测凝胶样品用针管注射到承压可视测量管中进行养护,成胶,并将毛细管凝胶装置放置恒温装置中,保持145℃恒温;
三、等毛细管凝胶装置中的凝胶养护好后用驱替法和观察法定量确定凝胶的性能,具体作法是:
1)在成胶后的凝胶中注入油溶红或亚甲基蓝作为驱替标志物;
2)将毛细管凝胶装置通过六通阀与加压泵相连,六通阀上设有精密压力表;
3)加压泵提供驱替压力,驱替毛细管凝胶装置中的凝胶,当驱替标志物油溶红浸入凝胶瞬间,读取精密压力表值0.2MPa,即为该次测量值,也称突破压力,同时通过观察,读出凝胶变形的△L值0.12mm,用式(1)求出该凝胶的弹性模量,同时还可观察凝胶的韧性和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石油大学,未经西安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66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X射线管及其运行方法
- 下一篇:制造旋转电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