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震床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66405.0 | 申请日: | 2012-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90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门立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门立山 |
主分类号: | A47C17/00 | 分类号: | A47C17/00;A47C17/8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3000 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德***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地震发生时对人身造成伤害的睡床,属于日用家俱。
背景技术
目前,防震床还处于研发阶段,由于在结构性能、外观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还没有进入普通百姓家庭。我国属于地震多发国家,人们的防震意识正在逐年提高。笔者曾经历过邢台、唐山地震的强烈震感,对不知何时到来的地震一直耿耿于怀,家庭中有一个美观实用的避震空间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设计一种具有防震效果可靠、外观美观、操作简单实用的防震床。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震床,包括有床板、上床帮、下床帮、床厢、地震预警装置、第一开关及其附属电路、第二开关及其附属电路,所述床板的四个角下面各有一个支撑块,支撑块下面各有一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由固定在床边的轴固定,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压在第三拉销的销舌上。所述上床帮是由两块折叠的前方板和后方板通过带弹簧的合页连接到上床边构成,所述下床帮是由另外两块折叠的前方板和后方板通过带弹簧的合页连接到下床边构成,所述带弹簧的合页的弹簧伸展方向为前方板和后方板平铺到床面的方向。所述折叠的前方板和后方板的下方外侧有第一拉销和第二拉销,在所述第一拉销和第二拉销所对应的床的四个角各有一块固定在床边的固定板,固定板上有第一拉销插孔和第二拉销插孔,所述第一拉销的销舌插在第一拉销插孔中,所述第二拉销的销舌插在第二拉销插孔中。在支撑杆的下方不同高度有两个探测床板下落位置的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所述第一开关通过其附属电路控制第一拉销动作,所述第二开关通过其附属电路控制第二拉销动作。所述第三拉销动作由地震预警装置控制。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当地震发生时,地震预警装置产生拉力拉动第三拉销,第三拉销的销舌缩短,支撑杆一端失去平衡绕轴转动,床板下落,支撑杆的作用是利用杠杆原理减小床板对销舌的压力。当床板下落到睡在床板上的人的最高点和床厢的最高点相平时,这时前方板伸展不受睡在床板上的人的阻挡了,床板刚好触动第一开关,第一开关导通,导通信号使第一开关附属装置产生拉力,拉动前方板上的第一拉销,前方板的下端失去约束,在前方板上方的带弹簧的合页的弹力作用下前方板向床中心伸展。当床板下落到接近床厢的底部时候,床板触动第二开关,使第二开关附属装置产生拉力,拉动后方板上的第二拉销,使得组成后方板的下端失去约束,后方板的最下端与与床边安装有带弹簧的合页,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后方板带动前方板继续向床中心伸展,最后通过两块前方板、两块后方板将将床厢上方盖住,从而保护了掉到床厢中的人。为了减小床板与床厢底部的撞击,可以在床厢底部铺上一定厚度的海绵。地震预警装置的具体构造及原理详见本发明人的另一专利:一种地震预警动作装置201120211716.8,触动开关,使开关附属电路产生拉力的装置与该专利的部分电路相似。拉销的结构详见本发明人的另一专利:一种防震床201120060932.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防震床的结构性能更加完善,更加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1是本发明的外观构造图,为了便于说明问题,本发明上面画了躺着一个人。
图2是将本发明的窄面沿竖直方向剖开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在打开过程中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在打开后的示意图。
图中1.床板,2.上床帮,3.下床帮,4.床厢,5.地震预警装置,6.第一开关,7.第二开关,8.支撑块,9.支撑杆,10.轴,11.第三拉销销舌,12.前方板,13.后方板,14.带弹簧的合页,15.第一拉销插孔,16.第二拉销插孔,17第一拉销的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在图1中,本发明的外部主要包括有床板1、上床帮2、下床帮3、床厢4,床厢4是由包围在前后左右及底部的支撑板或架构成的一个空腔,床板1放在床厢4的上面,上床帮2、下床帮3安装在床板1的上下两边。地震预警装置5安装在床厢的边缘,也可以将它放在一个箱子中,固定在房间的墙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门立山,未经门立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64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筒过滤器
- 下一篇:柜式气体绝缘开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