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折叠伞的实现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266189.X | 申请日: | 2012-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650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 发明(设计)人: | 向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向敏 |
| 主分类号: | A45B19/10 | 分类号: | A45B19/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3007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叠 实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折叠伞领域,尤其涉及折叠伞的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伞是一种提供阴凉环境和遮蔽雨、雪的工具。伞的制作材料通常包括了具延展性的布料,和用于支撑布料的伞架。
最初的伞,伞杆和伞架都不可以折叠,其收起来时,体积大,占地方,且不易携带。慢慢地,伞的结构一步一步地改进,演变到现在,伞杆可伸缩,伞架在纵向上也可以折叠成几段。虽然,目前的伞在收起来时,由于伞杆可伸缩,伞骨架在纵向上也可以折叠成几段,体积得到减小。但是,在此基础上,伞还具备进一步可收缩的空间,其体积还可进一步减小,以方便用户携带。尤其是大型的太阳伞,其折叠手段有限,体积并没有得到减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体积能收缩更小的折叠伞实现方法。
根据上述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折叠伞的实现方法,其包括如下的步骤:
提供一种柔韧性强、易折弯的条状物;
所述条状物制作成为支撑折叠伞伞布的伞架;
在收起所述折叠伞时,将所述伞架折叠成2个或2个以上并叠加在一起的同心环,从而减小折叠伞的体积。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将所述伞架折叠时,使用左右手分别握住所述伞架相对的两端,分别进行顺时针方向与逆时针方向将伞架扭转成三个叠加在一起的同心环。为了使折叠伞体积更小,可将这三个同心环再次扭转成六个更小的同心环,依次扭转,直至使折叠伞变成所需的体积。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将所述伞架折叠时,使用左右手分别握住所述伞架相对的两端,将伞架扭转成二个叠加在一起的同心环,然后再将此二个同心环扭转成四个更小的同心环,依次扭转,直至使折叠伞变成所需的体积。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所述条状物为竹丝、或金属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伞架在同一个平面的方向上,扭转成多个叠加在一起的同心环,使伞架的体积由大到小,直至更小。使用本发明方法制成的折叠伞的体积得到很大程度地减小,更方便用户携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折叠伞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折叠伞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折叠伞的实现方法的一种操作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折叠伞的实现方法的另一种操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折叠伞是一种结构新型又简单的伞,其所需材料少,成本低、制作也非常简单;在折叠收起时,可将其体积收缩得很小,以方便携带。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折叠伞的一种实施例,所述折叠伞1由一伞架10、一伸缩伞杆11、和伞布12组成,在伞被打开时,伞布12的中心被伞杆11的顶端支撑,伞布12的边缘被所述伞架10支撑。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折叠伞的另一种实施例,其结构是在第一种实施例的基础上,再增加伞骨20、21,伞骨为伞布的边缘活动相连,从而为伞布提供支撑作用,即进一步巩固折叠伞的结构,进一步支撑伞布。在此实施例中,伞骨等同于伞架,这样,当在收起所述折叠伞时,将伞骨20、21先转成同心环(即在同一平面上),再与伞架10转成在一个平面上的同心环,然后再实施扭转和折叠。
本发明折叠伞的实现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先提供一种柔韧性强、易折弯的条状物,此条状物可以是竹丝、钢丝、铜丝或其他金属丝。此条状物制作成为支撑折叠伞伞布的伞架,所述伞架即为以上两个实施例的伞架;在收起所述折叠伞时,将所述伞架折叠成2个或2个以上并叠加在一起的同心环,从而减小折叠伞的体积。
如图3所示,将所述伞架折叠时,使用左右手分别握住所述伞架相对的两端,将伞架扭转成二个叠加在一起的同心环,然后再将此二个同心环扭转成四个更小的同心环,依次扭转,直至使折叠伞变成所需的体积。
如图4所述,为本发明另一种操作方式,将所述伞架折叠时,使用左右手分别握住所述伞架相对的两端,分别进行顺时针方向与逆时针方向将伞架扭转成三个叠加在一起的同心环。当然,在此基础上,还可将三个同心环再次扭转成六个更小的同心环,依次扭转,直至使折叠伞变成所需的体积。
本发明将伞架在同一个平面的方向上,扭转成多个叠加在一起的同心环,使伞架的体积由大到小,直至更小。使用本发明方法制成的折叠伞的体积得到很大程度地减小,更方便用户携带。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向敏,未经向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61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机防盗系统
- 下一篇:移动终端的个人信息防泄漏方法及移动终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