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阳能电池吸收层Cu2ZnSnS4薄膜的湿化学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265981.3 申请日: 2012-07-29
公开(公告)号: CN102800751A 公开(公告)日: 2012-11-28
发明(设计)人: 孙玉绣;郑慧娟;宗恺;张美娟;汪浩;严辉;刘晶冰;朱满康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工业大学
主分类号: H01L31/18 分类号: H01L31/18;H01L31/032;C23C26/00
代理公司: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代理人: 刘萍
地址: 100124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太阳能电池 吸收 cu sub znsns 薄膜 化学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光电材料新能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吸收层Cu2ZnSnS4薄膜的湿化学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洁净能源的太阳能电池发展迅速。薄膜太阳能电池因具有成本低、可大规模生产、并易于集成等优点将成为太阳能电池的主要发展方向。目前太阳能电池主要采用单晶硅和真空条件下制备的薄膜材料,但由于其价格昂贵,限制了太阳能电池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因此,开发价格低廉的光电转换材料是太阳能电池大规模生产的关键。

Cu2ZnSnS4(简称CZTS)具有锌黄锡矿结构,与黄铜矿结构的CIGS晶体结构相似,具有较高的光吸收系数(>104cm-1),禁带宽度约1.50eV,与太阳能电池所需要的最佳禁带宽度相匹配。而且CZTS电池采用的均为丰度较高且绿色环保的元素:Cu(50ppm)、Zn(75ppm)、Sn(2.2ppm)、S(260ppm),从而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且其中不含有毒成分,是一种绿色、廉价、安全、适合大规模生产的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因此,从各方面来说,CZTS电池都具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很有希望成为未来太阳电池的主流。

CZTS的制备方法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以电子束沉积、磁控溅射、脉冲激光沉积等为代表的真空沉积方法。但是真空沉积方法所用设备昂贵,难以大面积成膜。原材料利用率低,在化学计量和物相上难以得到很好的重复性,导致制造成本过高;第二类是以电化学沉积、溶胶-凝胶法、纳米晶墨水涂膜法等为代表的非真空沉积方法。值得一提的是,迄今为止采用真空方法制备CZTS薄膜的电池转换效率最高值仅为8.4%,而目前CZTS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最高转换效率达10.1%,其CZTS吸收层薄膜的制备方法为首先采用前躯体溶液旋涂技术,再经过硒化退火处理。尽管该方法创造了CZTS基太阳能电池的最高转换效率记录,但这些记录与CZTS薄膜电池的理论转换效率32.2%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更重要的是在该工艺采用有毒且安全性差的肼为溶剂,且旋涂多次才能实现1000-2000nm厚的薄膜制备。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它们在大规模工业化方面具有一定的限制。

因而,有必要开发新的低碳、低毒型溶剂以取代有毒的肼;探索一种合适的成膜工艺,改变工艺条件促进晶粒的长大,提高薄膜的载流子迁移率,以便完善太阳能电池用CZTS薄膜的湿化学制备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简单、安全无毒、成本低、适用大规模生产的太阳能电池吸收层Cu2ZnSnS4薄膜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太阳能电池吸收层Cu2ZnSnS4薄膜的湿化学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的步骤进行:

a)前躯体溶液制备:将含Cu、含Zn、含Sn、含S的化合物,按照Cu:Zn:Sn:S摩尔比为2:1:1:5-10,溶入乙二醇溶剂中,充分搅拌,得到透明前躯体溶液;

b)前躯体薄膜制备:将镀Mo衬底的钠钙玻璃,浸入步骤a)中所前躯体述溶液中,然后提拉出液面,然后在200℃下干燥10min,然后再接着浸渍、提拉,干燥处理,重复多次,制备出300-2000nm厚度的前躯体薄膜;

c)退火处理:将步骤b)干燥后的前躯体薄膜,进行硫化或硒化退火处理形成Cu2ZnSnS4薄膜。

进一步优选,其中所述步骤a)中含Cu化合物为CuCl2·2H2O,含Zn化合物为ZnCl2,含Sn化合物为SnSO4·4H2O;所述含硫化合物为硫脲(简称TU),溶入乙二醇达到Cu2+摩尔浓度为0.10-0.32mol/L。

进一步优选,其中所述步骤b)中不同厚度的薄膜是指300-1000nm。

进一步优选,其中所述步骤b)中200℃下干燥是在非鼓风烘箱中完成。

进一步优选,其中所述步骤c)中硫化或硒化退火处理是指采用纯硫粉或硒粉,将炉体抽至真空度为3×10-5Pa以下,在N2气氛保护下进行退火处理,升温速率为3℃/min,500℃下,保持30mi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59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