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模组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65958.4 | 申请日: | 2012-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43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孟德宇;王泽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璨宇光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8/00;F21V17/10;G02F1/13357;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王永建 |
地址: | 21500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图5为一现有背光模组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背光模组100包含一光源组件102、一导光板104以及一背板106。导光板104设置于邻近光源组件102位置处且用于引导光源组件102发出的一光束,且一胶框108限位导光板104及背板106。如图5的现有设计,由于背板106设置于背光模组100的最外侧,因此位于导光板104与底反射片110下方的背板底部106a会增加背光模组100整体的厚度。
美国专利公开第20080291356号揭露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第一框架、多个膜片、反射片、光源、第二框架以及背板,其中导光板与第一框架一体成型。中国专利第1821852号揭露一种包括框架及基板的背光模组,基板具有延伸件且嵌设在框架中,延伸件设置于一容置部内,且容置部与延伸件间设置黏性体以将延伸件固定在容置部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薄型化的背光模组。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含一光源组件、一导光板以及一背板。导光板包含多个侧边,且至少一侧边为一入光侧,入光侧邻近光源组件位置处,导光板用于引导光源组件所发出的一光束。导光板具有一阶梯结构,且阶梯结构形成于除导光板的入光侧外的至少一侧边以构成一容置空间。背板嵌设于导光板且背板的至少一部分容置于阶梯结构所构成的容置空间内。
于一实施例中,背板容置于容置空间内的部分固定于阶梯结构。
于一实施例中,背板为一中空框体,且中空框体的底部容置于容置空间内。
于一实施例中,导光板包含一出光面及与所述出光面相对的一底面,而背光模组还包含设置于邻近导光板底面的一底反射片,且底反射片具有一弯折部,弯折部可容置于容置空间内并位于背板与导光板的阶梯结构之间。
于一实施例中,底反射片的一端围绕光源组件。
于一实施例中,背光模组还包含迭置于导光板上的一光学膜片组。
于一实施例中,背光模组还包含设置于导光板及背板之间以限位导光板及背板的一胶框。
于一实施例中,背板的一端围绕光源组件。
于一实施例中,光源组件包含一发光二极管灯条。
通过上述各个实施例的设计,因为背板底部可容置于导光板阶梯结构所构成的容置空间内,因此背光模组的整体厚度可扣除背板底部本身的厚度,达到薄型化的目的。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依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俯视示意图。
图2A为沿图1的A-A’线切割的剖面放大图。
图2B为沿图1的B-B’线切割的剖面放大图。
图3A为依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导光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3B为沿图3A的C-C’线切割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剖面放大图。
图5为一现有背光模组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 背光模组
12 光源组件
14 导光板
141、142、143、144 导光板侧边
145 出光面
146 导光板底面
14a 阶梯结构
16 背板
16a 背板底部
18 底反射片
18a 底反射片弯折部
22 光学膜片组
24 显示面板
26 胶框
30 背光模组
32 印刷电路板
100 背光模组
102 光源组件
104 导光板
106 背板
106a 背板底部
108 胶框
110 底反射片
R 容置空间
S 入光侧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璨宇光学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璨宇光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59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