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SOD的提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65598.8 | 申请日: | 2012-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70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田瑛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瑛 |
主分类号: | C12N9/02 | 分类号: | C12N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李世喆 |
地址: | 100089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od 提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酶的提取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SOD是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的简称,国际酶学委员会的编码为EC 1.15.1.1,属于氧化还原类酶。
SOD是一种能够清除机体中过多自由基的活性物质,该物质与机体的衰老、肿瘤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辐射防护等密切有关,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白内障、膀胱炎、皮肤病、红斑狼疮等疾病疗效较好。此酶无抗原性,不良反应小,副作用小,是一种医疗价值很高、具有广阔前途的药用酶。
SOD按金属辅基成分的不同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含有铜(Cu)锌(Zn)金属辅基的称(Cu.Zn—SOD),呈绿色,存在于机体细胞浆中;第二种是是含有锰(Mn)金属辅基的称(Mn—SOD),呈紫色,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线粒体和原核细胞内;第三种是含有铁(Fe)金属辅基的称(Fe—SOD),呈黄褐色,存在于原核细胞中。
SOD的分布极为广泛,迄今为止已从细菌、真菌、藻类、鱼类、昆虫和哺乳类动物等各种生物体分离得到。但是,从最早发现SOD到今天对SOD的开发应用,SOD大都是从动物的血液中分离提取。因此,公开的提取SOD的方式大多的是动物血液提取和分离。
由于分离提取SOD的动物血液的资源有限,代价也非常昂贵,进而造成原料紧张,成本增加。在分离提取SOD时,需要多次加入动物血液再多次分离该物质,使得分离提取工艺繁琐复杂,容易造成化学污染。另外,由于使用的是动物血液,提取SOD时还存在艾滋病等血液中病毒的交叉感染及其它潜在危险。国际卫生组织曾经呼吁:立刻停止从动物血液中提取的SOD的使用。
另外,来源于动物血液的SOD,是含有铜(Cu)锌(Zn)金属辅基的称为Cu.Zn—SOD)的单一性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取SOD的方法,该方法可以从植物中获得SOD。
本发明提供的SOD的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刺梨果粉碎,获得刺梨果块;
对刺梨果块进行浸提,得到浸提液;
将浸提液进行离心分离,得到SOD粗酶液;
将SOD粗酶液进行超滤,得到SOD溶液;
将SOD溶液浓缩,得到SOD浓缩液;
将SOD浓缩液离心喷雾干燥得到SOD。
可选的,将SOD浓缩液离心喷雾干燥得到粉末状固体SOD。
可选的,将野生刺梨果粉碎,获得野生刺梨果块。
可选的,在60~70℃的纯净水中对刺梨果块进行恒温浸提8~12h。
可选的,将SOD粗酶液进行超滤进一步包括:
将SOD粗酶液通过一级滤膜,收集一级截留液;
用纯净水稀释一级截留液后再通过二级滤膜,收集二级通过液和二级截留液;
用纯净水稀释二级通过液后再通过三级滤膜,收集三级截留液;
将二级截留液和三级截留液合并得到为SOD溶液。
可选的,一级滤膜分子量为5000~10000,二级滤膜分子量为50000~80000,三级滤膜分子量为20000~40000。
可选的,对SOD溶液进行PH调节,使其范围在3.8~5.2之间。
可选的,在将刺梨果粉碎之前,还包括清洗刺梨果的步骤。
可选的,在清洗之后对刺梨果进行烘干的步骤,且在烘干过程中向刺梨果加硫磺。
可选的,将SOD溶液减压真空浓缩18~30min,得到SOD浓缩液。
本发明提供的SOD的提取方法是全物理方法提取SOD,只需要常用的简单设备即可完成,工艺简单,不存在危险;且提取过程中所使用的温度不高,条件温和,成品SOD常温下能够保存;由于采用了生物技术保活工艺,全物理处理工艺,故既无环境污染也没有内原性化学污染;进而该SOD的提取方法能够降低开发成本,是一种具备规模提取植物SOD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从野生刺梨中提取SOD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从野生刺梨中提取SOD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视为对本发明公开技术内容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瑛,未经田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55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