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缝线绽开防止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65419.0 | 申请日: | 2012-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25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河本修 | 申请(专利权)人: | JUKI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5B61/00 | 分类号: | D05B61/00;D05B6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姜虎;陈英俊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缝线 绽开 防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形成双重环缝的多针双重环缝缝纫机中防止缝合末端的接缝绽开的缝线绽开防止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防止面料上形成的双重环缝绽开的装置,例如已知有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装置。
该文献中公开的缝线绽开防止装置是配置在通过多根针与弯针的协作而形成双重环缝的缝纫机中。该缝纫机中,在缝制结束时针位于上止点,并且在弯针进入最左侧的状态下,从面料连到弯针的孔眼的弯针线在左针的左侧由钩件钩住。然后,在此状态下,针及弯针被驱动一针。随后,使钩件切刀进行往返进退运动,并将从面料连到弯针的针杆部下方的部分的两根针线和从面料连到弯针的针眼的弯针线钩住。然后,通过钩件切刀和固定切刀的卡合,在面料和弯针之间将钩住的二根针线和弯针线切断。另外,在切断后,连到弯针的针眼的弯针线的端部由钩件切刀和压簧保持。然后,钩件转动而返回到托刀的位置时,钩件钩住的状态下的弯针线的线环在钩件钩住的位置(弯针线的钩件钩合部分)被托刀切断。这样,在钩件钩合部分被切断的弯刀线的线头由钩件和压簧保持。因此,形成左最终打结点的环线和夹在左最终打结点与右最终打结点之间的环线没有连接。因此,夹在左最终打结点与右最终打结点之间的环线被抽出时,形成左最终打结点的环线不会从左最终打结点被抽出,所以防止缝线绽开。
专利文献1:特开平9-225163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以往的缝线绽开防止装置中,弯针线的钩件钩合部分为弯针线的切断部分。因此,线头的长度必然包括面料与钩件钩合部分的隔开距离的长度。因而,在线头的缩短上存在一定的极限,根据情况需要另外进行线头的切断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缩短线头而且不需要线头的切断处理的缝线绽开防止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缝纫机1的缝线绽开防止装置,是进行缝制的缝纫机1的缝线绽开防止装置,所述缝制通过分别穿插有多根针线8、9且上下往返运动的多根针5、6与穿插有弯针线10且在左右隔开的前进位置和后退位置之间椭圆状地运动的弯针3的协作,在面料W上形成双重环缝S,所述缝线绽开防止装置包括:钩件20,在所述缝制结束时,在所述弯针3位于所述前进位置的状态下,在弯针前进方向侧钩住从所述面料W与所述弯针3相连的部分的所述弯针线10;第一切断器30,在所述弯针线10被所述钩件20钩住的状态下,在所述多根针5、6和所述弯针3被驱动一针之后,切断所述弯针线10;以及第二切断器40,在所述面料W和所述弯针3之间切断所述多根针线8、9和所述弯针线10,所述第一切断器30可进退移动,通过前进,在所述面料W和所述钩件20之间切断挂设在所述面料W和所述钩件20之间的所述弯针线10的线环10b。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缝线绽开防止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断器30从所述弯针线10的所述线环10b横穿地进退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3,缝线绽开防止装置的特征在于,还具有用于调整所述第一切断器30从所述弯针线10的所述线环10b横穿的位置的调整部50。
根据本发明,能够缩短线头,从而无需线头的切断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地表示具备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缝线绽开防止装置的缝纫机的主要部分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图1的缝纫机的缝线绽开防止动作的第1步骤的图。
图3是表示图1的缝纫机的缝线绽开防止动作的第2步骤的图。
图4是表示图1的缝纫机的缝线绽开防止动作的第3步骤的图。
图5是表示图1的缝纫机的缝线绽开防止动作的第4步骤的图。
图6是表示图1的缝纫机的缝线绽开防止动作的第5步骤的图。
图7是表示图1的缝纫机的缝线绽开防止动作的第6步骤的图。
图8是表示图1的缝纫机的缝线绽开防止动作的第7步骤的图。
图9是表示图1的缝纫机的缝线绽开防止动作的第8步骤的图。
图10是表示图2~图9所示的缝线绽开防止动作中的钩件转动方向的变形例的图。
标号说明
1缝纫机
1A机座部
2送料齿
3弯针
3a针眼
3b弯针针杆
4螺丝孔
5左针
6右针
7针棒
8左针线
9右针线
8a、8b、9a、9b、10b线环
10弯针线
10a钩件钩合部分
10c、10d线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JUKI株式会社,未经JUKI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54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乱针绣的一种刺绣针法
- 下一篇:机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