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观看立体电影的立体眼镜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65321.5 | 申请日: | 2012-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97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郭扬部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胜源技术转移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22 | 分类号: | G02B27/22;G02F1/153;G02F1/16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192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观看 立体电影 立体眼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眼镜,尤其是一种用于观看立体电影的立体眼镜。
背景技术
显示系统作为影像输出设备可给使用者提供具体的视觉感受,因此在各种电子产品中的应用广泛。随着三维显示技术的出现,使得显示系统除了可为使用者提供影像与色彩外,还能为使用者提供三维立体空间的感受。三维显示技术可利用人类的两眼视差来实现。通过控制进入观看者左眼与右眼的图像,使观看者左眼只看到左眼的图像,右眼只看到右眼的图像,如此观看者便可看见具有空间感的三维影像。
一种现有的三维图像显示系统,其包括显示装置与立体眼镜,显示装置可显示左眼图像信号与右眼图像信号,立体眼镜的左眼与右眼则可分别透过左眼图像信号与右眼图像信号,从而令观看者看见三维影像。然而,上述三维图像显示系统在使用的过程中,环境光容易通过立体眼镜进入观看者的左眼与右眼,而影响观看者观看影像的视觉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的立体眼镜,解决环境光容易通过立体眼镜进入观看者的左眼与右眼,而影响观看者观看影像的视觉效果以及长时间的观看三维电影带来的视觉疲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用于观看立体电影的立体眼镜,该立体眼镜包括左眼部、右眼部、遮光模组、光感应单元以及调节单元,左眼部与右眼部通过连接部相连接,遮光模组设在左眼部与右眼部的外缘,其特征在于:
遮光模组包括第一遮光结构和第二遮光结构,该第一遮光结构设于该左眼部的外缘,该第二遮光结构设于该右眼部的外缘,第一、第二遮光结构为锥状结构,且锥状结构的开口尺寸较大的一端朝向观众所观看的屏幕;
该第一、第二遮光结构由位于左眼部或右眼部外缘上、下、左、右四个方向上的四个遮光板组成,其中位于上侧的遮光板与左眼部或右眼部的外缘通过铰链连接,位于下、左、右三个方向的遮光板与左眼部或右眼部的外缘固定连接在一起;
光感应单元位于所述连接部上,在左眼部或右眼部的外缘的上侧分别设置有一个调节单元,所述光感应单元分别与位于左眼部或右眼部的调节单元连接,该调节单元的另一端与左眼部或右眼部上连接遮光板的铰链连接,该光感应单元用于感测通过该左眼部或该右眼部的环境光,当有较多的环境光线通过时,该光感应单元通过调节单元来分别控制第一、第二遮光结构中上遮光板相对左眼部或右眼部的倾斜角度,从而调整遮光板的遮蔽范围;
其中,第一、第二遮光结构的上侧遮光板与左眼部、右眼部镜片的大小相同,该光感应单元和调节单元均通过设置于该立体眼镜腿中的纽扣电池来供电,且当上侧遮光板朝着左眼部和右眼部镜片的方向合上后,纽扣电池与调节单元、光感应单元之间的供电被切断。
优选的,所述第一、第二遮光结构中位于左、右、下侧的遮光板成一体结构。
上述三维立体眼镜中包括环境光遮光结构,由于环境光遮光结构能够根据环境光的强弱自动的调节环境光的遮蔽范围,因此可以遮挡从外部环境射到左眼部与右眼部的光线,从而观看者在观看三维影像时,可减少甚至避免环境光线进入观看者的眼睛,进而可提高观看者观看影像的视觉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眼镜的正视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眼镜的剖面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上侧遮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眼镜的正视图。该三维立体眼镜11包括左眼部12、右眼部13、遮光模组14、光感应单元15以及调节单元16,左眼部12与右眼部13通过连接部17相连接,遮光模组设在左眼部与右眼部的外缘,其用于过滤及/或遮挡从环境射到左眼部与右眼部的光线,从而观看者在观看三维影像时,可减少甚至避免环境光线进入观看者的眼睛,进而提高观看者观看影像的视觉效果。
遮光模组14包括第一遮光结构和第二遮光结构,该第一遮光结构设于该左眼部的外缘,该第二遮光结构设于该右眼部的外缘,第一、第二遮光结构为锥状结构,且锥状结构的开口尺寸较大的一端朝向观众所观看的屏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胜源技术转移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胜源技术转移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53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