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通信电路与无线通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65251.3 | 申请日: | 2012-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049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杨忠谚 | 申请(专利权)人: | 晶钛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H04B1/18;H01Q2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江耀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通信 电路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电路与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手机通信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要元素之一,而使用手机时的通信品质取决于天线系统的设计。一般而言,为了节省电路的空间,并获得较佳的天线空间以达到较好的天线辐射效率,现今大多数的手机的天线电路皆与手机的背盖整合为一体。
然而,由于天线是较敏感的元件,周遭环境的变化都会造成影响,例:人体手上有静电,因此当使用者握住手机时,会导致储存电荷的改变而影响其环境等效介电系数,进而造成天线电路的匹配特性发生改变,而造成天线电路的工作频段发生偏移,故信号收发品质因此而下降。
因此,如何避免使用者手握手机而接触/靠近手机背盖时,天线电路的匹配特性发生改变,实为此一领域有待突破的重要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出一种无线通信电路与无线通信方法,其适应性地消除或降低周遭物体对信号收发品质的影响,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电路,其包含感应单元、控制单元以及无线通信单元。该感应单元用来检测周遭物体的存在,以产生感应信号。该控制单元耦接于该感应单元,用来根据该感应信号来产生控制信号。该无线通信单元,耦接于该控制单元,用来依据该控制信号来适应性地调整该无线通信单元的电路组态。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其包含:检测周遭物体的存在,以产生感应信号;根据该感应信号来产生控制信号;以及依据该控制信号来适应性地调整无线通信单元的电路组态。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适应性地调整电路组态的无线通信电路与方法,透过检测手持式电子装置(例如手机)是否触碰/接近会改变其匹配电路特性的物体(例如使用者手掌),来适应性地调整通信电路的组态,以避免手持式电子装置的工作频段发生偏移,进而避免通信品质的下降,如此一来,信号收发效能便可大幅提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无线通信电路的一个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无线通信单元的另一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无线通信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 无线通信电路
110 感应单元
120 控制单元
130、230 无线通信单元
131、231 多路复用器
P1、P1’ 第一连接端口
P21~P2N、P21’~P2N’ 第二连接端口
132_1~132_N、232 匹配电路
134、234 天线
234_1~234_N 馈入点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说明书及后续的权利要求书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的元件。所属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的名词来称呼同样的元件。本说明书及后续的权利要求书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元件的方式,而是以元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在通篇说明书及后续的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是开放式的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另外,“耦接”一词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电气连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第一装置耦接于第二装置,则代表该第一装置可直接电气连接于该第二装置,或透过其他装置或连接手段间接地电气连接至该第二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晶钛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晶钛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52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访问许可权利审查
- 下一篇:无人机GNSS航空小天线安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