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结合叶绿素荧光技术和原生质体系统研究光合作用的方法及其应用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265108.4 | 申请日: | 2012-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580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 发明(设计)人: | 王宏斌;苏建斌;段珊;刘兵;冯冬茹;王金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C12Q1/02;G01N21/64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蒋康铭 |
| 地址: | 510275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结合 叶绿素 荧光 技术 原生 质体 系统 研究 光合作用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一种研究光合作用相关功能基因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含有叶绿体的原生质体,并将待测基因和/或反义核酸序列转入原生质体并确认待测基因可瞬时表达和/或反义核酸序列已使基因表达瞬时沉默;
2)将转入有待测基因和/或反义核酸序列的原生质体和对照原生质体进行暗适应处理;
3)将暗适应处理的原生质体进行光照处理,获取其荧光图像和/或荧光参数,或基于荧光图像和/或荧光参数绘制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和/或光诱导曲线;
4)对比不同处理组的荧光图像、荧光参数、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光诱导曲线中的至少一种,判断待测基因和/或反义核酸序列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确定其是否为光合作用相关基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转入原生质体的待测基因和/或反义核酸序列至少为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暗适应处理的时间为8~12 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测定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和快速光响应曲线的程序为:
1)打开不足以使原生质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微弱测量光,测得最小荧光F0;
2)随后施加一个饱和脉冲,关闭所有的电子门,暂时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得到最大荧光Fm;
3)打开光化光,使原生质体光合作用,施加饱和脉冲后,得到的叶绿素荧光为光化光下最大荧光Fm’;
4)待饱和脉冲处理后,叶绿素荧光值达到稳态之后,关闭光化光,同时打开远红光,使电子门回到开放态,F 回到最小荧光F0 附近,此时得到的荧光为F0’。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原生质体为拟南芥叶肉细胞原生质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510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控制数据显示状态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效穴位敷贴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