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吹膜模头的静态混炼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64608.6 | 申请日: | 2012-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39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谢国祥;向友生;陈卫兵;严明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新中德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7/32 | 分类号: | B29B7/32;B29C55/28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陈家安 |
地址: | 43012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吹膜模头 静态 混炼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静态混炼器,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吹膜模头的静态混炼器。
背景技术
由挤出机螺杆进入模头的熔体,即使有微小的温度和组份不均匀,都会对制品质量带来不利影响,导致制品尺寸精度降低,机械性能下降,染色不均匀等。为改善熔体在MD方向(熔体流动的方向)和TD方向不均匀性,出现了静态混炼器。它是一组设置在螺杆和模头之间具有特殊几何形状的固定元件。设置静态混炼器后,来自螺杆的熔体被分割成若干股,每股料流各自不断改变其流动方向,这些股料流在进入口模之前又汇合成一体。在上述流动过程中,熔体得到了均化。
目前一种常见的静态混炼器。它是由多种扭曲板按不同方向相对交错镶嵌在空心圆管内壁上构成。每一个板件的导向边和前一个元件的拖拽边互成90°,各板件串联接触安装。当熔体通过它们时,被分割成若干股,之后再顺着元件所组成的流道流动。料流多次被分割,每股料流还相对于扭曲板的螺旋轴线做回转流动,从而实现径向混合。此种结构的静态混合器有以下不足:
1、结构尺寸过长,无法在较短长度和较小的直径内实现。
2、加工制作难度较大;
3、抗变形能力不足;
4、料流混合均匀程度受限;
另一种静态混炼器。它由一系列用不锈钢或碳做成的圆柱体组成。每一个圆柱体上以一定角度打出四个圆形流道槽。在入口端,四个进料孔排列在一条直径上,而在出端,四个出料孔排列在与入料孔排列直径成90°的直径线上。熔体流动的90°回转和径向复位在每一个流动元件中引起径向混合。
由四个孔流出的熔体离开元件后,进入由两个相邻元件形成的腔中。在这个腔中,垂直平面的一排料流被展平到水平面内,然后进入第二个元件。该静态混炼器要由多个元件组成,混炼效果取决于组合元件的多少,过多的组合元件必然导致尺寸过长,难以在流道中安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用于吹膜模头的静态混炼器。该结构紧凑,便于加工和安装,混炼效果良好的静态混炼器,最终达到改善吹膜制品厚薄均匀度、提高制品机械性能和染色均匀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一种用于吹膜模头的静态混炼器,该混炼器由上段和下段连成一体并组成,所述二个上段前端进料面之间相互垂直,所述上段整体呈贯穿互通网状结构,所述下段整体呈贯穿互通的柱形网状结构,所述上段整体贯穿互通网状结构与所述下段整体贯穿互通的柱形网状结构角度不同。
进一步地,所述上段上布置有三种相互垂直贯穿互通的网孔。
再进一步地,所述下段上布置有三种相互垂直贯穿互通的网孔。
再进一步地,所述网状结构的网孔呈矩形。
再进一步地,所述静态混炼器长为30~45cm,直径为15-22cm。
再进一步地,所述上段整体贯穿互通网状结构与所述下段整体贯穿互通的柱形网状结构角度成90°。
本发明静态混炼器结构紧凑,抗变形能力强,便于清理,便于安放于流道入口处。用于吹膜机挤出机头其混合均匀度高,并可缩短机头流道长度,物料在机头内停留时间短。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的静态混炼器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静态混炼器立体图细节图;。
图3为本发明的静态混炼器上段平面图;
图4为本发明的静态混炼器上段平面图;
图中,1.上段,2.下段,3. 进料面,4. 网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以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一种用于吹膜模头的静态混炼器,该混炼器由上段1和下段2连成一体并组成,所述二个上段前端进料面3之间相互垂直,所述上段1整体呈贯穿互通网状结构,所述下段2整体呈贯穿互通的柱形网状结构,所述上段1整体贯穿互通网状结构与所述下段2整体贯穿互通的柱形网状结构角度不同。
所述上段1上布置有三种相互垂直贯穿互通的网孔4,所述下段2上布置有三种相互垂直贯穿互通的网孔4。所述网状结构的网孔4呈矩形。
所述静态混炼器长为30~45cm,直径为15~22cm。
所述上段1整体贯穿互通网状结构与所述下段2整体贯穿互通的柱形网状结构角度成90°。
本发明制作和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新中德塑料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新中德塑料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46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壳聚糖鸟苷酸盐增味剂
- 下一篇:用于污染控制装置的多层安装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