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秸秆原料食用菌的废料菌渣生产微生物有机菌肥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64459.3 | 申请日: | 2012-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03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孙悦迎;张鑫;孙小娟;徐小成;刘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悦迎 |
主分类号: | C05F11/08 | 分类号: | C05F11/08 |
代理公司: | 西安文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100 | 代理人: | 李中群 |
地址: | 710077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秸秆 原料 食用菌 废料 生产 微生物 有机 菌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有机肥料的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利用秸秆原料生产食用菌后的废料菌渣生产微生物有机菌肥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农业产量的提高,农作物秸秆的出量也在成倍增加,据有关统计资料记载,全国目前各类农作物秸秆的产量每年6亿吨以上,其数量相当于北方草原产量的60倍。长期以来,农作物秸秆的处理问题一直是令广大农民和各级政府倍感头疼的问题,过去由于开发利用技术的缺乏、市场信息闭塞以及农民秋耕播种时间短暂等原因,绝大多数(70%~80%)秸秆被废弃于河道、路旁腐烂或在田间被直接焚毁,不但堵塞河道和道路交通,而且严重污染了环境并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鉴于上述现状,近年来,如何开发利用秸秆一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而以秸秆为原料制作食用菌的发展,为秸秆的利用开发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法。但是,由于利用秸秆为原料生产食用菌后废弃的菌渣含有比较多的营养物质,不能被及时利用,造成蚊蝇滋生,恶臭蔓延,在废弃菌袋所到之处造成极大的污染,已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环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曾经采用粉碎、直接回田或者自然发酵的方式处理菌渣,结果虽然起初一年能获得比较理想的结果,但从第二年开始,由于废弃菌渣的菌系影响植物菌系的正常繁殖,反而造成正常植物的非正常生长和疾病,又给人们带来不可预计的损失。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利用秸秆原料食用菌的废料菌渣生产微生物有机菌肥的方法,以达到使秸秆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而提供的生产微生物有机菌肥的方法包括以下的工艺步骤:
1】将利用秸秆原料生产食用菌后的废料菌渣粉碎后,按95重量份的食用菌废料菌渣和3~5重量份的白石灰进行混合,调整水分含量达到60%~65%的比例;
2】将物料堆成宽1.5~2米、高0.5~0.8米、总体积不少于4平方米的料堆,用棍在堆内打通气孔,采用密封堆积方法进行3~7天自然发酵,环境温度15℃以上,当堆温升至60℃~70℃时开始翻倒,每天一次,连续3天后,停止翻倒,当堆温达到65℃~75℃时,发酵成熟(腐熟标志为:物料有白色菌丝,有食用菌特有的香味,pH值5~8),获得一次发酵物料;
3】将泽兰粉碎后,以水为溶媒,获得泽兰低聚糖总含量达到5%~9%的有机溶剂,在溶剂内加入占溶剂总重量3%~5%的第一组菌种,所说的第一组菌种由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威尔酵母(Saccharomyceswillianus)、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cereus)、褐色链霉菌(Streptomyceschrom)、嗜中温黏着杆菌(Tenacibaculum)、链霉菌(Streptomycessp)、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抗生素链霉菌(Streptomycesant)、弧菌(Vibriosp)、苜蓿剑菌(Ensifermedicae)共12种生物菌种组成,各菌种间的重量兑配比例均为1∶1,菌种与溶剂混合后,在15℃~26℃的条件下静置培养18~52小时,制备成微生物菌种发酵剂;;
4】将水和白糖按5∶0.1~0.2的重量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取同重量比例的60~100份的微生物菌种发酵剂加入混合液中,在18℃~60℃条件下,静置培养5~7个小时,制成活化发酵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悦迎,未经孙悦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44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护发香波
- 下一篇:非水性口腔护理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