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嵌毛毡式收油装置的环保船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64281.2 | 申请日: | 2012-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44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董明田;杨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汉海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5/32 | 分类号: | B63B35/32;E02B15/1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李世萱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塘沽***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毛毡 式收油 装置 环保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保船,特别涉及一种内嵌毛毡式收油装置的环保船。
背景技术
随着海上交通运输业的蓬勃发展,船舶的频繁往来,使得海上不断增加被污染的几率;同时,海底石油开采也给海面带来油污,使得海洋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给世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危害;另外,近几年来的赤潮频频发生,也向人们敲响了污染恶化的警钟.
目前,采用的收油船最常用的类型为侧挂式,收油设备设于船体两侧,这样会增加船体整体的体积,且安装时劳动强度大,需吊机配合,容易出现事故,不能实现自动化布放。同时阻力大、会影响收油船的行进速度。
此外,还有小型托拉式和侧拉式收油船,这两种收油船均无法实现自动化布放,且劳动强度大,往往需要多个操作人员,同时存在收油率低等缺点。
还有一种内嵌式收油船,即在收油船一侧内置有收油装置,在收油船一侧设可启闭的船侧门,利用围油栏围油从船侧门进,经收油装置处理后的水从排水管排出。这种结构的收油船无需动力运行收油装置,高效节能;当不作业时关闭船侧门后,不改变船体外型,且不影响船的行进速度。当进行收油作业时,利用液压系统只需推拉操作手柄便可打开收油船侧门,启动收油装置及伸缩支撑臂,进行自动化操作布放。操作方便、快捷,效果非常显著。完成收油作业,即可闭合收油船侧门,清污后有效保护其内置的收油装置,延长其使用寿命。当不进行收油作业时,该船还可作为运输船及其它用途船。
这种内嵌式收油船虽然也在在船体两侧内置有单一的收油装置,尽管操作方便、快捷,但收油种类和效率不高,不能满足人们对水上各种溢油进行回收的高效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应用效果显著、且能高效回收轻质油和中、重质油的多功能的内嵌毛毡式收油装置的环保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内嵌毛毡式收油装置的环保船,包括船体,在所述船体两侧内嵌有毛刷式收油装置以及卷栏机;所述船体甲板上对应设有伸缩支撑臂,所述伸缩支撑臂通过浮筒与扫油栏连接;所述船体一侧对应所述毛刷式收油装置处设有船侧门,且在所述船侧门内设有导油板;所述船侧门设有提供开启动力的液压缸;在所述船体一侧与所述毛刷式收油装置的前方相对应设有毛毡式收油装置,在所述船体一侧对应所述毛刷式收油装置下方设有导水泵。
所述的扫油栏为充气扫油栏。
所述的船体甲板上设有用于统一向所述毛刷式收油装置、毛毡式收油装置、卷栏机、导水泵以及液压缸提供工作动力的动力装置。
所述船体甲板上设有用于操作所述动力装置的操控台。
所述的导油板为一弧形板。
所述的导油板由橡胶制成。
本发明通过在船体两侧设置有毛刷式收油装置的基础上,再在两侧适当位置设置毛毡式收油装置,通过更换毛刷类型,利用围油栏将油从船侧门围扫入收油腔后,可由所述毛毡式收油装置和毛刷式收油装置共同回收轻质油,或抬高毛毡式收油装置后回收中、重质油,收油后的水由导水泵排出,从而扩大了环保船收油的种类和大大提高了环保船的收油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内嵌毛毡式收油装置的环保船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毛毡式收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图2中不含集油槽的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图3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1船体,2导水泵,3扫油栏,4伸缩支撑臂,5卷栏机,6操控台,7动力机,8毛刷式收油装置,9毛毡式收油装置,10导油板,11船侧门,91支架,92吸油毛毡,93护罩,94 辊轮, 95 挤压辊,96.集油槽,97输油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该图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内 嵌毛毡式收油装置的环保船的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有关的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汉海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汉海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42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钻头刃磨训练装置
- 下一篇:弧形旋转密封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