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革水场治污结构及其治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64150.4 | 申请日: | 2012-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57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罗世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世伟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C02F103/24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黄永校 |
地址: | 530401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革 治污 结构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革水场治污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制革水场治污结构及其治污方法。
背景技术
在制革工艺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水资源进行清洗,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和废水污染,使得制革业成为轻工业中仅次于造纸业的高耗水、重污染的行业。目前对于制革污水的处理主要是单纯进行处理,而不是循环利用水以及回收有用物质。
申请号为200720110004.0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制革污水分流导管,分为脱脂混合物分流导管、清洗水分流导管和化学污染物分流导管三种,管与管合并在一起,入口处中间管壁上安装有若干个分流闸且自由活动,分流闸的底部与外侧包容有橡皮且与管壁和管底密封配合。该发明实现了转鼓生产时产生的污水分类排放,将污水分为脱脂混合物、清洗水与化学污染物分别从分流导管中排放出来,将脱脂混合物进行回收再利用,将清洗水进行再利用,将化学污染物进行收集无污染处理。该发明公开的分流导管并没有公开具体的制革实施方法,也没有从本质上将各类污水进行细分并和水池进行相应的细分安排,因此在污水的处理和利用上仍然存在较大的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革水场治污结构及其治污方法,解决以往制革水场用液笼统排放,制革污水难以处理和利用的技术问题,分类有序地储放各类液体,进而重复利用或者有针对性地分类净化,节约水资源,降低治污难度。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制革水场治污结构,由准备阶段构件、鞣制阶段构件和染色阶段构件组成,各阶段构件组成如下:
(1)准备阶段设置有转鼓、一级洗液池、二级洗液池、三级洗液池、四级洗液池和硫化碱液池;并设置有相应的一级洗液排液管、二级洗液供液管和二级洗液排液管、三级洗液供液管和三级洗液排液管、四级洗液供液管、硫化碱液供液管和硫化碱液排液管;
(2)鞣制阶段设置有转鼓、鞣制一级洗液池、鞣制二级洗液池、鞣制三级洗液池、鞣制四级洗液池、盐水池、酸水池、铬液池,加温液池、提碱液池和浓氨液池;并设置有相应的鞣制一级洗液排液管、鞣制二级洗液供液管和鞣制二级洗液排液管、鞣制三级洗液供液管和鞣制三级洗液排液管、鞣制四级洗液供液管、盐水供液管和盐水排液管、酸水供液管和酸水排液管、铬液供液管和铬液排液管、加温液供液管和加温液排液管、提碱液供液管和提碱液排液管、浓氨液排液管;
(3)染色阶段设置有转鼓、水洗液池、复鞣液池、机动池、染色液池和染色油液池;并设置有相应的水洗液供液管和水洗液排液管、复鞣液供液管和复鞣液排液管、染色液供液管和染色液排液管、染色油液供液管和染色油液排液管;
(4)各供液管、各排液管均与转鼓和相应的水池相通;准备阶段在四级洗液池另设置有一条四级洗液供液管与鞣制阶段的转鼓相通;各供液管的端口设有潜泵,另一端设有球阀;各排液管端口设有旋盖。
所述的制革水场治污结构的治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阶段,将毛皮投入转鼓后,输入一级洗液对毛皮进行清洗,打开一级洗液排液管,滗干后打开二级洗液供液管,输入二级洗液进行清洗,滗干后关闭二级洗液供液管和一级洗液排液管;打开三级洗液供液管和二级洗液排液管,输入三级洗液进行清洗,滗干后关闭三级洗液供液管和二级洗液排液管;打开四级洗液供液管和三级洗液排液管,输入四级洗液进行清洗,滗干后关闭四级洗液供液管和三级洗液排液管;打开硫化碱液供液管和硫化碱液排液管,输入硫化碱液并加入硫化钠片和干石灰粉对毛皮进行碱化,滗干后,关闭硫化碱液供液管和硫化碱液排液管;出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世伟,未经罗世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41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