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过敏性紫癜的紫银赤柏汤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63914.8 | 申请日: | 2012-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55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王珉鑫;刘文华;迟英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珉鑫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P7/04;A61P3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400 山东省文***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过敏性紫癜 紫银赤柏汤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成药制剂,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过敏性紫癜的紫银赤柏汤。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过敏性紫癜是一种超敏反应性毛细血管和细小血管炎,其特征为非血小板减少的皮肤紫癜,可伴有关节痛,腹痛和肾脏病变。其病因复杂,细菌、病毒、食物和药物等均可导致发病,恶性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亦可为可能病因。发病机制可能为III型超敏反应,抗原抗体结合形成的循环免疫复合物在血管壁沉积,激活补体,导致毛细血管和小血管壁及其周围产生炎症,使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从而产生各种临床表现。临床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男性多于女性,好发于下肢,以小腿伸侧为主,重者可波及上肢、躯干。发病前患者有上呼吸道感染、低热、全身不适等前驱症状,继而出现针尖样至黄豆大的可触及的瘀点或瘀斑,部分有融合倾向,常分批出现,病程长短不一,可数日或1~2年,易复发。严重者可有便血,甚至出现肠套叠、穿孔。如并发肾脏损害称为肾型,少数可出现程度不等的肾功能损害。临床治疗寻找原因非常困难,主要是对症处理及给予糖皮质激素,对身体伤害很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过敏性紫癜的紫银赤柏汤,成本低,治疗过敏性紫癜疗效高,无毒副作用,具有解毒透疹、清热消斑、凉散风热、凉血止血等功效,适用于单纯型、关节型、腹型、肾型及混合型过敏性紫癜。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过敏性紫癜的紫银赤柏汤,其特征是,各原料药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计为,紫草5~8%、金银花8~11%、赤芍7~9%、侧柏叶5~7%、牡丹皮5~7%、生地黄4~6%、荆芥4~6%、防风3~6%、玄参3~6%、麦冬5~7%、茜草3~5%、白茅根8~11%、丹参4~7%、甘草2~4%、三七粉2~4%、徐长卿6~9%、苦参4~7%,首先将三七粉单包,余16味原料药用水浸泡、煎熬,去渣得滤液后再加入三七粉,即制得紫银赤柏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成本低,治疗过敏性紫癜疗效高,无毒副作用,具有解毒透疹、清热消斑、凉散风热、凉血止血等功效,适用于单纯型、关节型、腹型、肾型及混合型过敏性紫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采用紫草、金银花、赤芍、侧柏叶、牡丹皮、生地黄、荆芥、防风、玄参、麦冬、茜草、白茅根、丹参、甘草、三七粉、徐长卿、苦参为原料制备而成。其组分(重量%)每副为紫草6.8、金银花9.8、赤芍8.5、侧柏叶5.3、牡丹皮6.4、生地黄5.9、荆芥5.7、防风5.3、玄参4.8、麦冬6.1、茜草4.1、白茅根9.2、丹参5.5、甘草2.4、三七粉2.2、徐长卿7.1、苦参4.9。取上述17味原料总重量150克,首先将三七粉单包,在室温下将上述余16味加水1000~1200ml,浸泡3~4小时,然后用武火煮沸文火煎熬至60分钟,去渣得滤液250ml,药渣再加水250~300ml煎熬30分钟左右,去渣得滤液50ml,共得300ml药汁,装入无菌玻璃瓶内,再倒入单包三七粉,混合均匀,即制得紫银赤柏汤,密封瓶盖备用。每日1剂,每天分2次口服,每次空腹服100ml,余100ml药汁每日分2次,用无菌棉签蘸取药汁涂擦患处,口服与患部皮肤涂擦药汁同步进行。7天为一疗程,休息3~5天,再进行下一疗程,一般应用3~5个疗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珉鑫,未经王珉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39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