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中药制剂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63579.1 | 申请日: | 2012-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64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双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双玲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P15/00;A61K35/24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埠市五***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凝血 痛经 中药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痛经大多由于气滞、血瘀、寒凝而成。现有技术中治疗痛经,中西医的药物都有不少,中药疗程长,效果慢,西药通常采用止痛片暂时止痛,治标不治本,并且对于不同中医分型的痛经,没有针对性的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疗效好、见效快的用于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中药制剂。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炭蒲黄11-15、青龙齿4-8、肉桂1-5-7、大对经草1-5、丹参1-5、桂枝8-12、红根仔草11-15、艾草4-8、生姜11-17、五灵脂8-12、广木香7-11、茱萸4-8、茯苓4-8、泽兰8-12、竹壳菜8-12。
一种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炭蒲黄15、青龙齿6、肉桂5、大对经草3、丹参3、桂枝10、红根仔草15、艾草6、生姜15、五灵脂10、广木香9、茱萸6、茯苓6、泽兰10、竹壳菜10。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重用温经散寒,活血祛瘀的中药,尤其适用于寒凝血瘀型痛经,针对性强,疗效好,效果明显,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中药制剂,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g)为:炭蒲黄15、青龙齿6、肉桂5、大对经草3、丹参3、桂枝10、红根仔草15、艾草6、生姜15、五灵脂10、广木香9、茱萸6、茯苓6、泽兰10、竹壳菜10。
称取以上各原料组分,按照汤药的常规制法,加水煮成汤剂服用,每天一剂,一剂分两次服用。
为检验本发明汤药的治疗效果,特进行以下试验方法,试验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实验法。
选取30例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这些患者表现为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痛减,经量少色暗黑有块,块下痛减,形寒畏冷,面色苍白,痛甚则呕恶,或不孕,舌暗,苔白,脉弦紧。
将这3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5例中年龄15-40岁,平均年龄30岁。治疗组15例中,年龄16-45岁,平均年龄32岁。
诊断标准为:
治愈:服药后,腹痛及其他症状消失,停药3个月经周期未复发。
显效:治疗后,腹痛明显减轻,其他症状好转,不服止痛药能坚持工作。
有效:治疗后,腹痛减轻,其他症状好转,服用止痛药能坚持工作。
无效:腹痛及其他症状无改变。
对于治疗组患者给予本发明中药治疗。服用二周。
对于对照组患者口服元胡止痛片治疗。
观察半年,治疗结果如下:
通过以上的对比可以看出,本发明中药的治愈效果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双玲,未经陈双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35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阀式摆线全液压转向器
- 下一篇:拖拉机方向盘高低调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