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变电站防误闭锁逻辑自动测试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63297.1 | 申请日: | 2012-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2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高磊;宋亮亮;袁宇波;陈久林;卜强生;王建明;沈海平;张小易;黄浩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江苏省电力公司无锡供电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许婉静 |
地址: | 21003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变电站 闭锁 逻辑 自动 测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变电站防误闭锁逻辑测试系统,属于电力自动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与传统变电站相比,智能变电站在设备信息的采集、信息共享以及设备控制方面进行了重大技术革新。传统变电站的二次设备为分散采集方式,每台设备独立采集相应数据;智能变电站极大发挥了网络优势,采用集中采集、数据共享的方式,将开关量、模拟量采集模块下放至设备本体,经过数字化处理后传递至保护设备或高速以太网交换机,实现了一次采集、数据共享。设备开关量信号采集模块——智能终端,是二次设备与一次设备的接口设备,是一次设备智能化组件。智能变电站开关类设备的位置信号由智能终端数字化处理后经以太网交换机传递至监控系统,监控系统的控制命令也通过交换机传递至智能终端执行,因此交换机成为了设备信息交互的数据平台。设备信息的数字化、标准化、网络化为变电站二次设备提供了崭新的试验平台,也将推动二次设备试验向数字化、自动化方向发展。
变电站监控系统防误闭锁逻辑功能的验证与开关类设备的位置信号密切相关,而集成测试或现场试验初期,由于一次设备调试尚未完成无法实际操作,位置信号还要通过临时接线模拟,试验准备的工作量很大。
传统变电站防误闭锁逻辑的调试一般要通过模拟开关刀闸位置来验证,要完成全部开关刀闸位置的不同组合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容易遗漏。
智能变电站开关刀闸位置由智能终端通过数字化的GOOSE信号上传至监控系统,数字化的信号完全可以由计算机程序来模拟,因此开发一套模拟位置信号的计算机程序,通过不同位置的组合即可自动的完成监控系统的防误闭锁逻辑验证工作,极大的提高了监控系统调试、验收的效率和正确性。这一套虚拟的智能终端平台不仅能满足监控系统遥控命令和位置信号的验证工作,还能够满足防误闭锁逻辑功能的验证性试验要求。
由于采用了IEC-61850标准,设备之间的信息报文和通信规约都是标准化的,设备之间的联系由配置文件(SCD文件)描述,设备之间的通信内容是标准的GOOSE报文。通过解析SCD文件,按照标准的GOOSE报文解析和发送数据,即可实现虚拟智能终端的功能。
防误闭锁逻辑是有一系列电气闭锁原则的,是有规律可循的。根据闭锁逻辑库,基于虚拟智能终端平台发送不同的开关、刀闸位置组合,再根据监控系统返回的闭锁信息即可完成变电站监控系统防误闭锁逻辑的批量自动验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变电站防误闭锁逻辑自动测试系统,可自动的完成监控系统的防误闭锁逻辑验证工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变电站防误闭锁逻辑自动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层、业务层和表现层,
所述数据层包括:
GOOSE报文收发模块:从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接收GOOSE信号、开关刀闸变位信号,并将相应的开关刀闸位置传递回监控系统用作五防逻辑计算,同时将所接收的数据传送至业务层的比较分析模块;
SCD文件解析模块:用于解析从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到的GOOSE信号;
所述业务层包括:
标准库:用于存储输入的防误闭锁逻辑数据库;
比较分析模块:利用从GOOSE报文收发模块收到的不同的开关、刀闸位置组合,并根据输入的防误闭锁逻辑数据库进行实时逻辑运算,将标准输出结果与测控装置反馈的闭锁结果对照,验证测控装置防误闭锁逻辑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所述表现层包括:开关场设备图形驱动模块,用于展现实际的开关刀闸位置;报告自动生成模块,用于输出监控系统无防判断结果。
本发明的原理:开发模拟智能终端平台软件。模拟现场智能终端组件的部分功能,实现订阅GOOSE信号、开关刀闸变位、发送开关量信号功能,将五防计算输出结果与测控装置反馈的闭锁结果对照,验证测控装置防误闭锁逻辑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江苏省电力公司无锡供电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江苏省电力公司无锡供电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32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使用羟丙基纤维素制备的高稳定性的缓释片
- 下一篇:防腐防锈污水处理装置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