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后桥半壳热压成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63252.4 | 申请日: | 2012-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560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石;李悦;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2/02 | 分类号: | B21D22/02;B21D37/16;B21D37/10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王薇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后桥 热压 成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后桥半壳热压成型方法,属于热冲压领域。
技术背景
传统的卡车车桥是铸造产品,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减少重量,增加强度,国外流行采用厚板料热压成型半壳焊接方法。国内尚无桥壳热压成型技术,特别是带三角板的汽车后桥半壳热压成型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后桥半壳热压成型方法,其采用的材料为:ST540,SS4000,板料厚度为:12mm-16mm,有效地解决了板料加热温度、制件热收缩比、凸模与凹模间隙,模具凹模口形状、调试成型保压时间,对于带三角板形状的产品一次热压成型,不再需要焊接三角板的工艺过程,降低产品成本。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汽车后桥半壳热压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的步骤如下:
首先由通过式电加热炉加热板料,加热温度为750-850℃,后桥半壳的热压成型模具凸、凹模型腔尺寸的热收缩比值为1.0-1.2%;
其次后桥半壳热压成型模主要由凸模、凹模、顶出器、凸模安装板、凹模安装板、顶出器安装板、定位板、导柱、衬套、上、下底板等零部件构成;加热后的板料放在凹模上,在压机的作用下,凸模将板料压入凹模成型;桥壳成型结束后,由顶出器将制件顶出凹模口,上面靠打杆退料;为了利于板材流动,凹模口的琵琶圆处造出球面,其它部分做出15°坡角后再接R30的凹模圆角;因加热使板材变厚,凸模型面按制件形状加工,凹模和顶出器形面与凸模型面间隙的经验值是1.1-1.3倍料厚;
再次凸、凹模材料采用耐热合金钢5GrNiMo,空气淬火,使凸、凹模硬度控制在 HRC40-45之间,在模具中采用组合安装镶块式结构,即将凸模镶块、凹模镶块、顶出器镶块分别安装在各自的安装板上,并在镶块之间留有1.5mm-2mm的间隙,作为镶块在高温下的伸缩量,保压时间为5秒。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其制件精度可满足产品公差要求,对于带三角板形状的产品一次热压成型,不再需要焊接三角板的工艺过程,降低产品成本,为企业节约了大量资金。
附图说明
图1为发明的后桥制件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后桥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 后桥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由于汽车后桥半壳是在板料加热状态下成型,在室温下装车使用,后桥半壳的热压成型模具凸、凹模型腔尺寸要考虑一个热收缩比值,热收缩比值确定为1.0-1.2%。
后桥半壳热压成型模主要由凸模、凹模、顶出器、凸模安装板4、凹模安装板5、顶出器安装板6、上底板7、下底板8等零部件构成。加热后的板料放在凹模上,在压机的作用下,凸模将板料压入凹模成型。桥壳成型结束后,由顶出器将制件顶出凹模口,上面靠打杆退料。为了利于板材流动,对凹模口9进行了改造,在琵琶圆处造出球面,其它部分做出15°坡角后再接R30的凹模圆角。因加热使板材变厚,凸模型面按制件形状加工,凹模和顶出器形面与凸模型面间隙的经验值是1.1-1.3倍料厚。
凸、凹模材料采用耐热合金钢5GrNiMo,空气淬火,使凸、凹模硬度控制在 HRC40-45之间(淬火硬度过高,在使用中会发生炸裂),增加耐磨性,提高使用寿命。为了解决模具在高温下膨胀和需要经常维修的难题,在模具中采用组合安装镶块式结构,即将凸模镶块1、凹模镶块2、顶出器镶块3分别安装在各自的安装板上,并在镶块之间留有1.5mm-2mm的间隙,作为镶块在高温下的伸缩量,在生产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种组合安装镶块式结构,不但维修方便,还可在生产两种以上外形和尺寸相近的产品时只更换工作部分,共用上下底板。这样即可以降低模具成本,又能减少制造周期,还能节约使用厂家存放模具的占地面积。
以一汽某车型后桥半壳热压成型为例:如图1是该车型后桥半壳制件图,其材料为:HT540,板料厚度为:16mm,首先由通过式电加热炉加热板料,加热温度为850℃,后桥半壳的热压成型模具凸、凹模型腔尺寸的热收缩比值初步设定为1.1%;如图2、图3后桥半壳热压成型模主要由凸模、凹模、顶出器、凸模安装板4、凹模安装板5、顶出器安装板6、上底板7、下底板8等零部件构成;加热后的板料放在凹模上,在压机的作用下,凸模将板料压入凹模成型。桥壳成型结束后,由顶出器将制件顶出凹模口9,上面靠打杆退料;由于该产品角部形状为斜角形(不带三角板),为了利于板材流动,只对凹模口9进行了出15°坡角后再接R30的凹模圆角的改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32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功率单元及变频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软件版权保护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