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定钢筋及空心楼板的抗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63119.9 | 申请日: | 2012-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585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万柏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柏鸿 |
主分类号: | E04C5/16 | 分类号: | E04C5/16;E04B5/3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方振昌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定 钢筋 空心 楼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新型涉及建筑构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定钢筋及空心楼板的抗浮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大部分建筑都是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建筑工程的质量、数量、结构及用材等均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民的生命安全。早在十几年前国家发改委已经发文要求推广使用包括现浇空心楼盖在内的多项节能技术。但在推广使用期间,仍存在很多问题。1、某些公司在使用现浇空心楼盖技术过程中,特别是在芯模抗浮过程中采用铁丝穿过模板底后加以紧固,再在模板上面用铁线捆紧钢筋,然后在钢筋上面捆紧铁线用作芯模抗浮。这个抗浮方法在浇筑完成时,并将模板拆除后,将有大量的铁丝、螺丝裸露在水泥板底外面,即使剪掉表面铁丝,其端部依然存在,无法根除,铁丝长期依附在水泥板边缘容易爆绣,存在永久性后患以及影响建筑质量、外观等。2、还有些公司在使用芯模抗浮过程中,只是采用一些普通水泥垫块或建筑用石子将钢筋垫起,无任何有效的固定装置将钢筋固定在适当的位置,在铺好的模板上捆绑好第一层钢筋及肋筋后,就直接把芯模放在底层钢筋面上进行抗浮加固,然后再扎好面钢筋,之后就进行浇灌。这样一来,在浇灌时工人无法从上面观察到芯模下面的任何状况,一旦垫块在工人操作振棒时不慎碰到钢筋或垫块,造成偏移、缺失等,已无法改变,将导致钢筋直接压在模板上面,在拆装模板后会见到钢筋裸露在外面,无法达到建筑设计规定的钢筋保护层,造成安全隐患,甚至降低了楼房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其问题有:1、在拆模板后有大量铁丝、螺丝外露在水泥底板外面,即使剪掉外露的铁丝,然而其端部依然存在,更是长期依附在水泥底板边缘,容易爆绣;2、无法固定钢筋,更加不能确保钢筋具有足够的保护层,造成安全隐患,降低了楼房的使用寿命以及大量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设计出一种结构合理、可锁定模板和钢筋、且在拆模板后无留任何后遗症的固定钢筋及空心楼板的抗浮装置。
本发明新型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固定钢筋及空心楼板的抗浮装置,包括用于支撑钢筋的底座,底座的上端设有捆绑钢筋的铁丝,底座内嵌有空心可穿过铁线的弯管,弯管两端的开口与底座的底面平齐。
在本发明新型中,所述弯管由不生锈材料构成。
在本发明新型中,所述底座由标准的水泥砂浆加入玻纤压制而成,该水泥砂浆包覆于弯管的外周。
在本发明新型中,所述底座的上端设有与钢筋相对应的凹位,铁丝从凹位的两侧向外延伸而出。
在本发明新型中,所述铁丝的中部交叉捆绑弯管后,铁丝的两端再从底座的上端穿出。
在本发明新型中,所述底座为不生锈材料构成的支架,弯管固定在支架的内侧。
在本发明新型中,所述铁丝的中部交叉捆绑在支架上。
在本发明新型中,所述底座的顶端设有连接装置,连接装置上连接有托架。
本发明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新型可固定钢筋,保证施工过程中钢筋不会产生移位,使其达到建筑规范所规定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同时又能达到固定芯模所需的抗浮效果。在拆模板后,楼板底不会留任何铁线头,确保不留任何后患,攻克了现时其他公司所做的空心楼板后留下大量铁线所产生后患以及无法固定钢筋使其不具有足够保护层的难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图4的A—A方向剖视图;
图6为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三添加连接装置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照图1、图2,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结构合理、可锁定模板和钢筋、且在拆模板后无留任何后遗症的固定钢筋及空心楼板的抗浮装置,包括用于支撑钢筋的底座1,底座1由标准的水泥砂浆加入适量的玻纤压制而成,底座1的上端设有捆绑钢筋的铁丝2,底座1内嵌有空心可穿过铁线5的弯管3,弯管3两端的开口与底座1的底面平齐,弯管3由不生锈材料构成,该材料可为不锈钢、工程塑料等,其内径为至少能穿过市面上常规的小铁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柏鸿,未经万柏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31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