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生物示踪技术检测地沟油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62743.7 | 申请日: | 2012-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02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郑磊;王菊;马飞;陈伟;刘健;阮班峰;李炳南;姚日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03 | 分类号: | G01N33/03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009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生物 技术 检测 地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示踪法检测地沟油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生物示踪技术检测地沟油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地沟油作为一种劣质油,其重金属、毒素、过氧化值等都严重超标,并含有洗涤剂等类化学杂质,严重危害了人类的身体健康。很多不法商贩为了谋取暴利,将地沟油经水洗、蒸馏、脱色等简单加工处理后,当成食用油或掺兑到新鲜食用油中进行出售。虽然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一些措施(2010年3月18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发布《关于严防“地沟油”流入餐饮服务环节紧急通知》(食药监办食[2010] 25号)),但由于检测地沟油技术的滞后,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目前,国内外主要运用理化指标分析、重金属检测、脂肪酸组成分析、胆固醇含量测定、电导率法、薄层色谱法、荧光法等方法进行地沟油的检测,在应用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检测地沟油的一些特征指标,但对新鲜食用油中掺有少量地沟油(≤15%)的样品则难以鉴别;况且对于食品卫生的管理人员来说,检测耗时长、步骤复杂、设备投入大、检测成本高、不易现场操作等一系列缺陷是迫切解决的现实问题。所以应用新的地沟油检测方法对地沟油的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生物示踪技术是从外面加入与生物体内的元素或物质完全共同运行的示踪物,用以追踪生物体内某元素或某物质的运行或变化的一种方法。示踪物是为观察、研究和测量某物质在指定过程中的行为或性质而加入的一种标记物。鉴于此技术具有过程跟踪的优点,故在医学、农业及畜牧业等领域已有广泛的应用,如诊断疾病、研究生物活动规律等。由于不法商贩对地沟油进行了各种简单的低成本处理,给检测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利用生物示踪技术进行的快速、有效地的利用生物示踪技术检测地沟油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生物示踪技术检测地沟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食品添加剂的范围内添加能够发生热分解的抗氧化剂于新鲜食用油中,以所述的抗氧化剂及其热分解物为示踪物,若有任意一种抗氧化剂的热分解物被检测出,即可表明此油为地沟油。
所述的一种利用生物示踪技术检测地沟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能够发生热分解的抗氧化剂指的是在150-250℃能够发生热分解的抗氧化剂。
所述的抗氧化剂为抗坏血酸棕榈酸酯、抗坏血酸乳酸酯中的一种。
所述的一种利用生物示踪技术检测地沟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1)添加能够发生热分解的抗氧化剂于新鲜食用油中,使其充分溶解;
(2)将热处理的含有抗氧化剂的新鲜食用油直接作为被检测样品,或按≤15%的比例将其掺入到新鲜食用油中作为被检测样品;
(3)检测步骤(2)的被检测样品中抗氧化剂的热分解物,若有任意一种热分解物被检测出,即可表明此油为地沟油。
本发明的原理为:本发明介绍了一种利用生物示踪技术检测地沟油的方法,即在食品添加剂的范围内添加能够发生热分解的抗氧化剂于新鲜食用油中,抗氧化剂及其热分解物为示踪物,取市场中流通后的添加了抗氧化剂的食用油检测,若有任意一种抗氧化剂热分解物被检测出,即可表明此油被加热过一次或多次,即可确定为地沟油,若检测出的示踪物为抗氧化剂本身,则表明此油不是地沟油。此法是从源头对食用油进行控制,适用性强,操作方便,且热分解后示踪物种类多,不易除去,同时也为工商管理部门、卫生执法部门和食品监督部门对地沟油的管理提供了便利,从根本上杜绝地沟油在市场上的流通,维护了消费者利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利用生物示踪技术具有过程控制的优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生物示踪技术检测地沟油的方法;与以前的方法相比,该方法能够有效鉴别地沟油样品,包括新鲜食用油中掺有地沟油的样品,而且热分解所产生的示踪物种类多,不易分离除去,从而杜绝了地沟油在市场上的流通。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中利用生物示踪法检测地沟油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选择两种抗氧化剂作为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例1
选取抗坏血酸棕榈酸酯作为抗氧化剂,通过对示踪物的检测来判断是否为地沟油,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被检测样品的制备
样品1:在1kg的新鲜食用油中添加≤0.2 g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置于100~250 ℃的温度下加热1~500次,每次5~20 min,而后冷却,即为模拟地沟油的被检测的样品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27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