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LTE系统中继节点的数据传输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62704.7 | 申请日: | 2012-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821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欢;胡炜;冯世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6/02 | 分类号: | H04W76/02;H04W92/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王一斌;王琦 |
地址: | 10008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lte 系统 中继 节点 数据传输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LTE系统中继节点的数据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3GPP在长期演进(LTE)R10版本中引入了固定中继节点(RN),主要目的是用于扩展小区覆盖范围及扩大小区容量。在RN网络中,用户设备(UE)通过接入链路与RN通信,RN通过回传链路与宿主基站(DeNB)通信,从而通过两跳传输的方式为UE提供移动通信服务。LTE R10中的RN系统架构如附图1所示。RN通过包括S1接口和X2接口的Un接口与DeNB交互信息;基站(eNB)通过X2接口与DeNB交互信息;移动管理中心/信令网关(MME/S-GW)通过S1接口与S11接口与DeNB交互信息;eNB通过S1接口与MME/S-GW交互信息。
能够支持RN接入的网络节点叫做DeNB,DeNB并不同于普通的eNB,需要对其功能进行扩展用于支持RN接入,例如DeNB中要集成RN的SGW/PGW功能。
引入RN之后,UE与RN之间的接口重用原有的Uu接口,RN与DeNB之间定义了新的空中接口Un接口。同时,RN与DeNB之间需要建立S1接口及X2接口,这两种接口都承载在Un接口上。
从UE的角度而言,RN就是一个eNB,具备eNB的所有功能。从DeNB的角度而言,RN就是一个特殊的UE。因此RN除了具有eNB的功能外,还具备UE的功能,需要支持UE的相关过程(如小区选择、附着/解附着过程等)。
LTE R10的RN系统协议栈采用一种代理的思想,即DeNB在RN与其他网元(MME、SGW、其他邻居eNB)之间执行代理的功能,将S1接口及X2接口的控制面信令和用户面数据代理给RN。在Un接口上,UE的业务数据、RN的S1信令及X2信令都通过DRB进行传输。
S1接口的用户面协议栈如附图2所示。S1接口用户面上,UE与SGW/PGW之间的业务数据的端到端传输隧道分为以下三个部分:UE与RN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DRB),RN与DeNB之间的通用分组无线业务隧道协议(GTP)隧道,DeNB与SGW/PGW之间的GTP隧道,三者是一一对应的。每个EPS承载都会对应这样一条端到端的传输隧道。
X2接口的用户面协议栈如附图3所示。X2接口用户面上,RN与邻居eNB之间的业务数据前转隧道分为以下两个部分:RN与DeNB之间的GTP隧道,DeNB与邻居eNB之间的GTP隧道,两者是一一对应的。每个需要进行数据前转的EPS承载都会对应这样一条数据前转隧道。
S1接口的控制面协议栈如附图4所示。S1接口控制面上,RN与MME之间的S1信令传输隧道分为以下两个部分:RN与DeNB之间的一对UE S1AP ID及DeNB与MME之间的一对UE S1AP ID,两者是一一对应的。
X2接口的控制面协议栈如附图5所示。X2接口控制面上,RN与邻居eNB之间的X2信令传输隧道分为以下两个部分:RN与DeNB之间的一对UE X2AP ID及DeNB与邻居eNB之间的一对UE X2AP ID,两者是一一对应的。
在Un接口的用户面上,UE的应用层业务数据包需要添加GTP头、UDP头及IP头,之后承载在空口协议上进行传输。在Un接口的控制面上,S1-AP信令及X2-AP信令数据需要添加SCTP头及IP头,之后承载在空口协议上进行传输。考虑到Un空口资源受限,此时数据传输的头开销太大,即使采用PDCP层的头压缩技术,也会带来较大的头开销,尤其是对于小数据量的业务,此时的头开销比例会更大,从而造成Un口资源利用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基于LTE系统中继节点的数据传输方法,能够减少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头开销,进而提高Un口资源利用率。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LTE系统中继节点的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中继节点RN与宿主基站DeNB之间的S1接口用户面,根据终端UE与服务网关/分组数据网网关SGW/PGW之间的端到端的数据传输隧道对应的承载隧道标识传输业务数据;
在RN与DeNB之间的X2接口用户面,根据RN与邻居eNB之间的数据前转隧道对应的承载隧道标识传输业务数据;
所述承载隧道标识通过为业务数据包所添加的协议头指示。
所述传输业务数据之前进一步包括:
RN与DeNB之间建立S1连接;
RN分配与所述数据传输隧道对应的RN侧S1接口承载隧道标识;
DeNB分配与所述数据传输隧道对应的DeNB侧S1接口承载隧道标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27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